喜樂的心,乃是良藥。台中市南區高工路395號。現場掛號。截止掛號領藥早上11:30前、晚上20:30前,請及早前來!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轉載】柯文哲當選感言
改變成真,向偉大的市民致敬!柯文哲當選感言:
感謝台灣、感謝偉大的市民朋友以堅定的意志,相信「政治就是找回良心」,相信「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政治理念」,相信「人因有夢想而偉大」,相信「眾人之智慧會超越個人之智慧」,相信「民主就是人民作主」,相信「如果有選擇,應該堅持正面和進步的方向」。這些相信的力量終於讓台北市改變成真。
親愛的市民朋友,我們啟動了愛和擁抱的力量,恢復了這座城市的光榮感。這次台北市長選舉的結果,彰顯了台灣民主的價值和台北市民追求進步的決心。此時此刻,對柯文哲而言,是選舉的結束,但是是承擔責任的開始。我會更加謙卑謹慎、艱苦奮鬥,在市民的監督之下,實現政見的承諾。
我先在此向其他六位競選伙伴致意:感謝陳汝斌、趙衍慶、李宏信及陳永昌四位先生的努力,共同見證民主的歷史;感謝連勝文先生對我的指教,讓我得以發現缺失、學習改進;我要特別感謝馮光遠先生,不但以光明磊落的君子風度參與選舉,而且提出許多務實的政見。六位競選伙伴對於市政藍圖的規劃,柯文哲都將虛心接受採納,同時,我向市民承諾的「六大願景」、三十項「柯P新政」、「透明廉政公約」以及「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理念,都將帶進台北市政府具體實踐。
親愛的市民朋友,感謝有您。我離開台大醫院,獨自一人投入選舉時,支撐我的信念就是:「如果真心想要完成一件事情,所有的人都會一起來幫你」。造就台北改變成真的力量,來自於庶民、鄉民和公民。
我來自庶民,未來進入台北市政府會繼續傾聽庶民的聲音;鄉民力量的展現見證了網路世代的強大,無論是線上捐款、理念傳播、活動募集,這都是一場網路主導的選戰。從白衫軍到太陽花學運,公民運動造就了台灣新政治的來臨。公民社會的崛起不是否定政黨政治,而是開拓公民參與的契機。政黨與政治人物必須更謙卑面對公民社會,這也會是台灣政治的正向發展。
意識型態的高牆就要倒下,這是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未來的台北市政府不但將成立「公民參與委員會」,也會提供給市民公開透明的市政資訊。我要再度向市府同仁承諾,在我任內市府公務員不必服務政治與政黨,只需要全心全力服務台北市民。
另外,我要感謝民主進步黨的謙讓,使「在野大聯盟」得以成軍。我也要特別感謝競選團隊:姚立明總幹事、李應元秘書長、紀政總團長,許許多多隱姓埋名默默付出的政治前輩,以及透過海選參與了這場選戰的年輕朋友。你們的努力,創造了2014年的台北奇蹟。
親愛的市民朋友,這是一場你與我共同以愛為名、標舉和解寬容、堅持公平正義的競選過程。感謝支持我的朋友們,也感謝沒有投票給我的朋友們,因為你們的聲音,我同樣聽到了。沒有人需要為選舉的結果感到失落,One city one family,選舉過後,台北市民都是一家人,每一位市民都是鞭策柯文哲的力量,這座偉大的城市會繼續前進。
今晚請帶著平安喜樂的心情好好睡一覺,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開始工作!謝謝大家!
【論壇】這一天,我們等很久了!
這一天,我們等很久了!我們鬱卒很久了!人民對「馬政府」執政無能的不滿,忍很久了!
「九合一選舉」是台灣的「期中選舉」,是對馬英九的「信任投票」。從二○一二年一月到現在,台灣已經有超過兩年沒有選舉,昨天的選舉是「新民意」的展現,人民告訴政府我們的心聲:「我們用選票給馬英九教訓」、「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我們從來沒有這麼期待選舉,我們從來沒有這麼期待趕快去投票,因為這一次的選舉是一場「價值觀」的選舉,是一場「追求公義」的選舉。馬政府執政無能,完全執政,完全卸責。執政六年多,只會牽拖在野黨,牽拖蔡英文,甚至牽拖被關在暗不見天日黑牢裡的陳水扁前總統。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人民選你做什麼?這些年來,人民過得不好,馬政府和我們「不同心」,我們期待「改變」,要用選票終結「金權政治」、「權貴世襲」、「貧富懸殊」和「貪腐無能」!
台灣「憤怒的中間選民」(angry middle)形成「板塊移動」(Party realignment),連過去「鐵板一塊」的北北基桃都潰堤,造就了「台灣大變天」!自己的家鄉自己救,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這一次連向來都被視為「空氣票」的年輕人都走出來,投下寶貴的一票!我們不管誇張的民調、猖獗的買票、瘋狂的賭盤和財團大老闆與政府的恐嚇,用最堅定、最篤定的心,為自己也為台灣投下這關鍵的一票!
這一天,我們等很久了!二○一四年十一月廿九日,我們共同寫下歷史,我們共同「翻轉台灣」,眾所矚目的台北市、台中市,國民黨通通慘敗!關鍵的彰化縣,國民黨也輸,連桃園市都遭到翻轉!無關藍綠,這是台灣人民的大勝利!這一天,國民黨「輸到脫褲」,「台灣大變天」!台灣人民集體用選票讓國民黨「下架」,給馬英九最大的「教訓」!
(作者為醫師)
2014/11/30 【自由時報】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論壇】台灣,明天過後
台灣,明天過後會如何?十一月二十九日「九合一大選」,是台灣的「期中選舉」,也是「價值觀」的選擇。
「會為你帶來麻煩的不是你未知的事實,而是被你信奉不疑的錯誤事實。」馬克吐溫的名言,說明多數人「不願面對的真相」。這些年來,台灣人民被政治綁架,被藍綠制約,政策的優劣、候選人的好壞,最終都不是考量的裁決。選戰到了最後階段,「搶救」、「告急」與「負面攻擊」佔盡了版面,用「悲情」、「恐嚇」的激情訴求無非是要讓選民再一次的「含淚」、「含血」、「含恨」投票。投票時只要「藍綠口哨一吹,選民自動歸隊。」
這些年來,每逢選舉就告訴我們要「拚經濟」,我們真的很疑惑:「拚的到底是誰的經濟?」著有《二十一紀資本論》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聽到台灣的薪資水平時「嚇了一大跳」:「對比於GDP,台灣的薪水低到不成比例。」他說:「我不曉得這些GDP到哪去了?但我確定它肯定去了某些地方。」GDP到哪裡去了?拚經濟拚到哪裡了?政黨和財團形成的金權政治,必然忽視基層和弱勢的心聲。
美國選舉常因「憤怒的中間選民」(angry middle)造成「板塊移動」(Party realignment),因而改變政局。台灣也可能因為以終結「金權政治」、「權力世襲」這些強而有力的號召而改變。「巢運」、「太陽花學運」不是偶然,和「佔領華爾街」運動一樣,都是百姓用和平非暴力的方式對政府無力解決貧富、社會資源極度不均、反對資本財團垂簾聽政表達強烈的不滿!儘管在財富和權勢的天平,我們永遠是最弱勢的九十九%,但是我們期許自己追求公理正義的美好價值是一%的先鋒!
台灣,明天過後,太陽依然升起,人民生活如常。政黨的興衰、候選人的輸贏都非人民在意,我們在意的是一個價值,一個只要認真努力,就有機會成功,窮人也有出頭天的機會。不是有錢有權才能成為人生勝利組,年輕人看的到希望,社會才會有未來!
2014/11/28 【蘋果日報】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轉載】關於出版的兩種神話
作家,是最辜負人們期待的行業之一。因為作品是神秘的創造。因為作家的心靈雖然孤單、但又與大眾共鳴。因為,沒有人說得清楚,心靈的深廣跟危險以及刺激,但有人願意垂釣下探......
【讀‧書‧人 專欄/吳鈞堯】
歐、美電影中,常見「作家」這行當。問他為什麼工作不幹了?因為立志寫一本書。妻外出工作糊口,夫天天窩居,因為一本書存在他腦袋,只差貼上郵票,就能寄發。劇情到後來,總是有了轉圜,夫獲得天啟般,日敲夜響打字機,機器喀拉喀拉滑,再下一幕,主角打扮時鮮,小說出版,晉升暢銷榜。
對應台灣出版環境,這是神話;對應我所知的創作狀態,也還是神話。
作家,是最辜負人們期待的行業之一。因為作品是神秘的創造。因為作家的心靈雖然孤單、但又與大眾共鳴。因為,沒有人說得清楚,心靈的深廣跟危險以及刺激,但有人願意垂釣下探。以他的哀樂承載世間的哀憂。給作家一種恭維,並且幻想他的美好,很可能是對作家遭逢的身心折磨,給予的道德回饋。因此,每當有人在我出版書籍之際,來電喊說恭喜了、該請客了,我都於心底謝謝他的恭維,卻也再一回辜負了他。
曾有朋友這麼估計,一個作家該賣多少書。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每一千個人買你一本,好歹就可賣兩萬三千本。真實狀態是,至少得再除以十。版稅多是訂價的百分之十。花三年寫完的十萬字小說,若碰見願意慷慨預付版稅的出版社,不過區區幾萬元,然後還得扣百分之二的勞保給付,更妙的是扣掉的款項,還得列入所得報稅。
作家在台灣,只能當副業。概念猶如台灣古早時代,夫外出打拼,妻偕子女,在家製作蝴蝶結、蕾絲等,補貼家用。這沒甚麼不對。作家也是手工業。
得有廣眾的閱讀人口,作家才能把他垂釣的繩子,更往下探。為了這不可知,但極可能獲得豐碩成果的回饋,作家才能丟棄了工作,寫一本書。不過,沒有極可能獲得的回饋,台灣作家還是一個比一個爭勇,探得很深。寫作,本非利益得以衡量。再說,很多作家是「自私」的,他的完成是一種藝術,沒有受眾的考量。
作家辜負一般大眾的期待了。這是一個幻滅的神話。
再一種幻滅是速度。作家寫作,偶有鬼神附魔時光,但是沉澱、讓文字與故事各自皈依,是需要時間的,猶如釀酒。期間潤稿修稿,自我推翻與改寫,是常有的事,以打字機喀拉喀拉滑,就完成一本書,這如果不是電影劇情,就是我孤陋寡聞。
大陸不讀書與讀書的人,顯然更高過台灣,台灣作家跨岸發展,當然是側重那些讀書份子。我曾有機會跨岸出版,但談述金門戰地必得詮述的共匪共匪,惹毛了審議單位。這也是出版的怪現象。
神話一個一個幻滅了。但是沒放棄,賣一百本、兩百本都寫,只因為神話本就稀有,而我輩只是,立志當人。
(source: http://cynthialindeman.com/wp-content/uploads/2013/06/writer-fff.jpg)
【讀‧書‧人 專欄/吳鈞堯】
歐、美電影中,常見「作家」這行當。問他為什麼工作不幹了?因為立志寫一本書。妻外出工作糊口,夫天天窩居,因為一本書存在他腦袋,只差貼上郵票,就能寄發。劇情到後來,總是有了轉圜,夫獲得天啟般,日敲夜響打字機,機器喀拉喀拉滑,再下一幕,主角打扮時鮮,小說出版,晉升暢銷榜。
對應台灣出版環境,這是神話;對應我所知的創作狀態,也還是神話。
作家,是最辜負人們期待的行業之一。因為作品是神秘的創造。因為作家的心靈雖然孤單、但又與大眾共鳴。因為,沒有人說得清楚,心靈的深廣跟危險以及刺激,但有人願意垂釣下探。以他的哀樂承載世間的哀憂。給作家一種恭維,並且幻想他的美好,很可能是對作家遭逢的身心折磨,給予的道德回饋。因此,每當有人在我出版書籍之際,來電喊說恭喜了、該請客了,我都於心底謝謝他的恭維,卻也再一回辜負了他。
曾有朋友這麼估計,一個作家該賣多少書。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每一千個人買你一本,好歹就可賣兩萬三千本。真實狀態是,至少得再除以十。版稅多是訂價的百分之十。花三年寫完的十萬字小說,若碰見願意慷慨預付版稅的出版社,不過區區幾萬元,然後還得扣百分之二的勞保給付,更妙的是扣掉的款項,還得列入所得報稅。
作家在台灣,只能當副業。概念猶如台灣古早時代,夫外出打拼,妻偕子女,在家製作蝴蝶結、蕾絲等,補貼家用。這沒甚麼不對。作家也是手工業。
得有廣眾的閱讀人口,作家才能把他垂釣的繩子,更往下探。為了這不可知,但極可能獲得豐碩成果的回饋,作家才能丟棄了工作,寫一本書。不過,沒有極可能獲得的回饋,台灣作家還是一個比一個爭勇,探得很深。寫作,本非利益得以衡量。再說,很多作家是「自私」的,他的完成是一種藝術,沒有受眾的考量。
作家辜負一般大眾的期待了。這是一個幻滅的神話。
再一種幻滅是速度。作家寫作,偶有鬼神附魔時光,但是沉澱、讓文字與故事各自皈依,是需要時間的,猶如釀酒。期間潤稿修稿,自我推翻與改寫,是常有的事,以打字機喀拉喀拉滑,就完成一本書,這如果不是電影劇情,就是我孤陋寡聞。
大陸不讀書與讀書的人,顯然更高過台灣,台灣作家跨岸發展,當然是側重那些讀書份子。我曾有機會跨岸出版,但談述金門戰地必得詮述的共匪共匪,惹毛了審議單位。這也是出版的怪現象。
神話一個一個幻滅了。但是沒放棄,賣一百本、兩百本都寫,只因為神話本就稀有,而我輩只是,立志當人。
(source: http://cynthialindeman.com/wp-content/uploads/2013/06/writer-fff.jpg)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論壇】求神打開選民的眼睛
◎張肇烜
「儘管在財富、權勢的天平,我們永遠是最弱勢的99%,但是我們期許自己追求公理正義的美好價值是1%的先鋒,用選票開始「翻轉台灣」,改變台灣,讓台灣的未來更美好!」
求神打開選民的眼睛!《阿摩司書》第5章24節寫著,「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正是台灣民眾渴求公義的心聲。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政策辦公室遭竊聽案,涉嫌裝設竊聽設備的徵信業者,法院認定「事證不足」,裁定「無保請回」;而後柯辦助理彭盛韶主動到北檢報到,當天下午就遭檢察官當庭以被告身分逮捕,依妨害秘密等罪嫌,「3萬元交保候傳」,並上銬由法警戒護走進候保室。彭盛韶堅持自己「完全清白」,「拒交保」,最後檢察官晚間2度開庭偵訊後,改為「無保飭回」,但是仍被限制住居。
彭盛韶放棄公務員身分經由海選進入柯辦,找徵信業者以防竊聽卻反被裝竊聽線材,因而捲入風波。豈料涉案的徵信業者「無保請回」,柯辦助理在無證無據下卻遭上銬、「交保候傳」。這是什麼樣子的神邏輯!不禁讓人想到2008年,雲林縣長蘇治芬未經傳訊就被雲林地署強制拘提到案,而後檢方立即向法院聲押蘇治芬。
法院沒有如檢方所願裁定收押禁見,反而准許蘇治芬以600萬元交保候傳。然而,硬頸的雲林女兒蘇治芬認為她根本就沒有犯罪,為什麼要交保?因此拒絕辦理交保手續,而被收押在看守所。蘇治芬高舉被上銬的雙手示眾,強烈抗議檢調單位的粗暴拘提和粗糙辦案,並且堅決絕食誓死以生命捍衛人格尊嚴。蘇治芬說,「清譽是人的第二生命,沒有它,我寧願死!」最後這個案件在去年1月10日,三審定讞無罪,還蘇治芬清白。
彭盛韶的妻子獲悉先生遭上銬交保,在臉書寫下,「讓公義彰顯在這地,求神打開選民的眼睛,看清楚到底是誰在說謊、誰在抹黑。」台灣每逢選舉,充斥負面抹黑攻擊,過去有「興票案」、「宇昌案」,這次則有「MG149」、「器官買賣」、「竊聽疑雲」和「活摘器官」。選舉「6大招數」,「買票」、「綁樁」、「賭盤」、「媒體廣告」、「司法」和「恐嚇牌」一一出籠。
求神打開選民的眼睛!莫到選後才後悔莫及!這些年來,你過的好嗎?薪水沒有增加,物價愈來愈高,錢愈來愈薄,買不起房子、煩惱孩子的12年國教、貪污舞弊、黑心商人、黑心食品橫行,連「吃」都不能安心,這些年來,你過的好嗎?政府政策理應「福國利民」,怎麼可以「苦了百姓、肥了財閥」?「巢運」、「太陽花學運」並非偶然,和「佔領華爾街」運動一樣,都是百姓用和平非暴力的方式對政府無力解決貧富社會資源極度不均、反對資本財團垂簾聽政表達強烈的不滿!11月29日「九合一選舉」,是一個抉擇的時刻,也是一個改變的契機!儘管在財富、權勢的天平,我們永遠是最弱勢的99%,但是我們期許自己追求公理正義的美好價值是1%的先鋒,用選票開始「翻轉台灣」,改變台灣,讓台灣的未來更美好!
2014/11/24 【自由電子報】
「儘管在財富、權勢的天平,我們永遠是最弱勢的99%,但是我們期許自己追求公理正義的美好價值是1%的先鋒,用選票開始「翻轉台灣」,改變台灣,讓台灣的未來更美好!」
求神打開選民的眼睛!《阿摩司書》第5章24節寫著,「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正是台灣民眾渴求公義的心聲。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政策辦公室遭竊聽案,涉嫌裝設竊聽設備的徵信業者,法院認定「事證不足」,裁定「無保請回」;而後柯辦助理彭盛韶主動到北檢報到,當天下午就遭檢察官當庭以被告身分逮捕,依妨害秘密等罪嫌,「3萬元交保候傳」,並上銬由法警戒護走進候保室。彭盛韶堅持自己「完全清白」,「拒交保」,最後檢察官晚間2度開庭偵訊後,改為「無保飭回」,但是仍被限制住居。
彭盛韶放棄公務員身分經由海選進入柯辦,找徵信業者以防竊聽卻反被裝竊聽線材,因而捲入風波。豈料涉案的徵信業者「無保請回」,柯辦助理在無證無據下卻遭上銬、「交保候傳」。這是什麼樣子的神邏輯!不禁讓人想到2008年,雲林縣長蘇治芬未經傳訊就被雲林地署強制拘提到案,而後檢方立即向法院聲押蘇治芬。
法院沒有如檢方所願裁定收押禁見,反而准許蘇治芬以600萬元交保候傳。然而,硬頸的雲林女兒蘇治芬認為她根本就沒有犯罪,為什麼要交保?因此拒絕辦理交保手續,而被收押在看守所。蘇治芬高舉被上銬的雙手示眾,強烈抗議檢調單位的粗暴拘提和粗糙辦案,並且堅決絕食誓死以生命捍衛人格尊嚴。蘇治芬說,「清譽是人的第二生命,沒有它,我寧願死!」最後這個案件在去年1月10日,三審定讞無罪,還蘇治芬清白。
彭盛韶的妻子獲悉先生遭上銬交保,在臉書寫下,「讓公義彰顯在這地,求神打開選民的眼睛,看清楚到底是誰在說謊、誰在抹黑。」台灣每逢選舉,充斥負面抹黑攻擊,過去有「興票案」、「宇昌案」,這次則有「MG149」、「器官買賣」、「竊聽疑雲」和「活摘器官」。選舉「6大招數」,「買票」、「綁樁」、「賭盤」、「媒體廣告」、「司法」和「恐嚇牌」一一出籠。
求神打開選民的眼睛!莫到選後才後悔莫及!這些年來,你過的好嗎?薪水沒有增加,物價愈來愈高,錢愈來愈薄,買不起房子、煩惱孩子的12年國教、貪污舞弊、黑心商人、黑心食品橫行,連「吃」都不能安心,這些年來,你過的好嗎?政府政策理應「福國利民」,怎麼可以「苦了百姓、肥了財閥」?「巢運」、「太陽花學運」並非偶然,和「佔領華爾街」運動一樣,都是百姓用和平非暴力的方式對政府無力解決貧富社會資源極度不均、反對資本財團垂簾聽政表達強烈的不滿!11月29日「九合一選舉」,是一個抉擇的時刻,也是一個改變的契機!儘管在財富、權勢的天平,我們永遠是最弱勢的99%,但是我們期許自己追求公理正義的美好價值是1%的先鋒,用選票開始「翻轉台灣」,改變台灣,讓台灣的未來更美好!
2014/11/24 【自由電子報】
【轉載】柯文哲「愛與擁抱、推倒高牆」演講全文
柯文哲「愛與擁抱、推倒高牆」演講全文
新頭殼newtalk2014.11.23 林朝億/台北報導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競選總部今(23)日下午舉辦「愛、擁抱台北」市民嘉年華大遊行,由自由廣場走到台北市政府。主辦單位宣稱現場人數高達20萬人,而柯文哲也在現場發表「愛與擁抱、推倒高牆」演講。
以下是柯文哲演講全文:
親愛的市民同胞、年輕朋友、大朋友、小朋友,(以及許許多多可愛的毛孩子們),大家午安、大家好。感謝各位帶著歡欣鼓舞的心情,一起以愛擁抱台北,以嘉年華的心情迎接即將來到的市長選舉,並期望改變可以成真。
從中正紀念堂的自由廣場到台北市政府的市民廣場,代表在「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理念之下,我們要讓台北市民走進台北市政府,參與市政成為這個城市的主人。今天下午沿路上,我看到繽紛的色彩、無數的創意以及各位朋友的笑容。感謝各位,我們做到了,我們一起改變了台灣的政治文化,選舉不再是悲情和恐嚇,而是光明和喜樂。
現在,我要拜託各位市民朋友,看看你身邊的人,無論是熟悉或陌生的,請你看看身邊的朋友。我們在燦爛的陽光底下、踏著親切的土地,呼吸著同樣的空氣、享受這一刻的美好。你和我,在這一座城市安身立命,你我的家人未來也將寄託在這座城市,你和我,從來都沒有不一樣。
過去,由於意識型態的對立,這座城市豎起了一道隱形而冰冷的高牆。這道高牆隔絕了你我,這道高牆把我們分成藍綠、統獨、國民和皇民;牆的兩邊,互相仇恨、互相叫罵、互相對立。這座高牆,不知何時出現的?也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但是卻折磨著我們的親情、友情與愛情。今天,柯文哲站在這裡,要和所有的市民一起,用愛與擁抱,推倒這座高牆。從此時此刻開始,結束對立、結束叫罵、結束仇恨。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這是一場以文化為主體的社會運動。事實上,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以改變政治文化當作訴求的選戰。現在讓我們以愛為名,進行這一場改變文化的社會運動:推倒高牆、以愛擁抱台北。
今天的嘉年華遊行,柯文哲和各位朋友高高興興、快快樂樂走到台北市政府;相對之下,昨天的遊行,有人在另一頭全家抱頭痛哭,場面很悲情。但是我認為政治努力的目標是要使人民快樂而非悲傷。當然目前台灣社會仍有一些要克服的問題。例如:貧富差距、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平,居住正義不公平、教育資源不公平,這些都是我們要推倒的高牆。
親愛的市民朋友,以前我們總是告訴孩子:「你要聽話」,聽爸爸媽媽的話、聽老師的話、聽大人的話…,我們許諾孩子一個安全的家,卻看著他們在決策反覆的十二年國教當中盲目奔波甚至哭泣。我們想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一個遮風避雨的所在。然而,家是房東的、是銀行的,是財團的。就算買了房子,沉重的房貸讓我們成為終生的屋奴。我們想放手讓孩子自由飛翔,卻發現前面築起了一道又一道難以克服的高牆。我們必須集合起來用選票推倒這些高牆,公義使邦國高舉、和解讓城市重生。在高牆倒下的那一刻,這塊土地將重新升起愛與和平。
今天,我站在市政府前面,要向未來的市府同仁承諾:柯文哲是無黨籍,來自於公務員家庭,未來台北市政府的公務員不必為政治服務,不必為政黨服務,只需要盡心盡力為市民服務。柯文哲是無黨籍,當選之後沒有政黨當靠山,一旦做不好,兩黨都會攻擊我,所以我沒有鬆懈的權利,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須以市民為念、為市民打拚。
親愛的市民朋友,到投票日之前的每一天,我們都必須意志堅定,承受各種磨練。我們可以樂觀進取,卻不能鬆懈大意,更需要智慧和勇氣。這場選舉之關鍵在於「相信」兩個字,相信改變可以成真,相信公平正義可以實現,相信自己的一票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相信自己的一票可以改變台灣的歷史。11月29日請你去投票,為自己投一票、也為我們的孩子投下一票,因為我們改變的世界是下一代的未來。拜託大家,謝謝各位。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論壇】污名器官捐贈的大愛
這是我在蘋果論壇的第一篇文章。
◎ 張肇烜(醫師)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身穿白長袍肅然而立,師生皆白。宛如聖潔的白鷺鷥。十六隻昂然飛行的白鷺鷥,抖落季節光影、飛過俗世牽絆,選擇棲息在捨身樹……」作家簡媜在《宛如白鷺鷥》一文書寫姑丈被罕見疾病折磨多年,而後毅然決然在台大醫院簽下「器官捐贈」與「大體捐贈」兩份意願書的心路歷程。
受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儒家思想影響,「死留全屍」的觀念根深柢固,連帶使得死後願意「器官捐贈」與「大體捐贈」的民眾少之又少。作下這個抉擇如千斤之重,捐贈者和家屬「敦厚寬闊」的勇毅大願及「無我之愛」的奉獻大愛,是世間最動人的善舉。
而每位醫者穿上白袍之前都會宣誓醫師誓詞:「准許我進入醫業時,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崇敬及感戴;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病人的健康應為我輩首要的顧念。」醫師一心專心救人,特別在器官捐贈領域,盡力幫助器官捐贈者圓滿「遺愛人間」,使受贈者得以延續生命,這是無私也無我的薪傳與延續。
醫師救人不分藍綠
然而,選舉使人瘋狂!國民黨立委蘇清泉、廖國棟都是醫師出身,卻在立法院指控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涉嫌「活摘器官」,如此荒腔走板的指涉,引起醫界譁然。臉書發起「給醫界一個無政客的空間,讓我們專心救人。請蘇清泉委員辭去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活動,不到一天就獲萬人支持。
醫師救人不分藍綠,醫師盡力讓捐贈者遺愛人間,生命雖然死去,器官移植到受贈者身上得以獲得重生,器官捐贈是人世間最無私的大愛;如今因為一人或一黨之私的選舉被污衊抹黑,讓人看不下去!「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醫者的白袍和器官捐贈者的大愛如同白鷺鷥般純淨純善,與世間為名為利、為權為勢,化不掉也吞不下的憾恨形成強烈對比。選舉,無關藍綠對決,是價值觀是非的抉擇。
2014/11/22 【蘋果日報】
關於作者
張肇烜(ㄒㄩㄢˇ)
1986 年生於彰化,中山醫學系畢業後, 擔任海軍大漢軍艦(ATF-553)醫官,現為醫師。
著作
2013《那年,我在海上行醫》,華成出版。
「張肇烜」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aohsuanchang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論壇】用選票「翻轉台灣」
◎張肇烜
這些年來,你過的好嗎?薪水沒有增加,物價愈來愈高,錢愈來愈薄,買不起房子、煩惱孩子的十二年國教、黑心商人、黑心食品橫行,連「吃」都不能安心……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新書《二十一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探討歐美貧富不均的問題,引發國際廣大迴響。近日皮凱提訪台表示:「對台灣不平等程度竟然高過歐洲多數國家及日本,頗感意外,未來考慮將台灣列為研究對象。」對於台灣的薪資狀況,他說:「聽到台灣的薪資水平時『嚇了一大跳』,對比於GDP,台灣的薪水低到不成比例」,皮凱提說:「我不曉得這些GDP到哪去了?但我確定它肯定去了某些地方。」
每次選舉,政黨和候選人都說要「拚經濟」,我們不禁要問,拚的是誰的經濟?台灣社會已經逐漸走向「靠爸」資本主義的社會,缺乏公平與正義,擁有龐大資產的富人得以不斷累積財富,而原本就欠缺資本的人們就算再怎麼努力都難以翻身。「政治」就像怪手般凌駕一切,台灣稅制被「政治」這隻怪手挖得千瘡百孔!漏洞連連的稅制使國家長期財政惡化,排擠國家建設、教育、國防經費,造成國家弱化、經濟成長緩慢、貧富差距擴大的惡性循環。
根據最新「國債鐘」顯示,截至今年十月底為止,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達五兆兩千六百億元。租稅負擔率通常以賦稅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例來表示,根據財政部的資料,台灣租稅負擔率曾高達二十%,其後逐年下滑,去年稅收佔GDP僅十二、六%。相較於二 O一二年其他國家,如美國十八、九%、英國二八、五%、新加坡十三、七%、韓國二十、二%、德國二三、二%、法國二八、三%,台灣租稅負擔率明顯較低。
然而,二OO八年之後,「遺產稅率」由原本和世界各國相比並不高的五十%大舉降為十%,從此台灣的熱錢逐漸增加、房價年年飆高、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大降遺產稅,獲利的是誰?是百姓嗎?獲利的都是大富豪!大降遺產稅使得有錢人的財富幾乎免稅移轉給子女,這是台灣社會貧富不均加劇的重要因子。或許有人會說,降低遺產稅可以讓熱錢回來台灣。是的,回來台灣做什麼?炒股、炒房、買帝寶,造成房價迭迭飆高,最後苦的還是百姓,都會區的居民可能辛苦了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個容身之處。
這些年來,你過的好嗎?政府政策理應「福國利民」,怎麼可以「苦了百姓、肥了財閥」?「巢運」、「太陽花學運」並非偶然,和「佔領華爾街」運動一樣,都是百姓用和平非暴力的方式對政府無力解決貧富社會資源極度不均、反對資本財團垂簾聽政表達強烈的不滿!十一月二十九日「九合一選舉」,是一個抉擇的時刻,也是一個改變的契機!雖然在財富和權勢的天平,我們永遠是最弱勢的九十九%,但是我們期許自己追求公理正義的美好價值是一%的先鋒,用選票開始「翻轉台灣」,讓台灣的未來更好!
2014.11.21 自由時報
這些年來,你過的好嗎?薪水沒有增加,物價愈來愈高,錢愈來愈薄,買不起房子、煩惱孩子的十二年國教、黑心商人、黑心食品橫行,連「吃」都不能安心……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新書《二十一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探討歐美貧富不均的問題,引發國際廣大迴響。近日皮凱提訪台表示:「對台灣不平等程度竟然高過歐洲多數國家及日本,頗感意外,未來考慮將台灣列為研究對象。」對於台灣的薪資狀況,他說:「聽到台灣的薪資水平時『嚇了一大跳』,對比於GDP,台灣的薪水低到不成比例」,皮凱提說:「我不曉得這些GDP到哪去了?但我確定它肯定去了某些地方。」
每次選舉,政黨和候選人都說要「拚經濟」,我們不禁要問,拚的是誰的經濟?台灣社會已經逐漸走向「靠爸」資本主義的社會,缺乏公平與正義,擁有龐大資產的富人得以不斷累積財富,而原本就欠缺資本的人們就算再怎麼努力都難以翻身。「政治」就像怪手般凌駕一切,台灣稅制被「政治」這隻怪手挖得千瘡百孔!漏洞連連的稅制使國家長期財政惡化,排擠國家建設、教育、國防經費,造成國家弱化、經濟成長緩慢、貧富差距擴大的惡性循環。
根據最新「國債鐘」顯示,截至今年十月底為止,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達五兆兩千六百億元。租稅負擔率通常以賦稅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例來表示,根據財政部的資料,台灣租稅負擔率曾高達二十%,其後逐年下滑,去年稅收佔GDP僅十二、六%。相較於二 O一二年其他國家,如美國十八、九%、英國二八、五%、新加坡十三、七%、韓國二十、二%、德國二三、二%、法國二八、三%,台灣租稅負擔率明顯較低。
然而,二OO八年之後,「遺產稅率」由原本和世界各國相比並不高的五十%大舉降為十%,從此台灣的熱錢逐漸增加、房價年年飆高、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大降遺產稅,獲利的是誰?是百姓嗎?獲利的都是大富豪!大降遺產稅使得有錢人的財富幾乎免稅移轉給子女,這是台灣社會貧富不均加劇的重要因子。或許有人會說,降低遺產稅可以讓熱錢回來台灣。是的,回來台灣做什麼?炒股、炒房、買帝寶,造成房價迭迭飆高,最後苦的還是百姓,都會區的居民可能辛苦了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個容身之處。
這些年來,你過的好嗎?政府政策理應「福國利民」,怎麼可以「苦了百姓、肥了財閥」?「巢運」、「太陽花學運」並非偶然,和「佔領華爾街」運動一樣,都是百姓用和平非暴力的方式對政府無力解決貧富社會資源極度不均、反對資本財團垂簾聽政表達強烈的不滿!十一月二十九日「九合一選舉」,是一個抉擇的時刻,也是一個改變的契機!雖然在財富和權勢的天平,我們永遠是最弱勢的九十九%,但是我們期許自己追求公理正義的美好價值是一%的先鋒,用選票開始「翻轉台灣」,讓台灣的未來更好!
2014.11.21 自由時報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轉載】宛如白鷺鷥
【聯合報╱簡媜】
觀大體老師入殮儀式有感靜肅中,百多位家屬依序跟隨引導學生步向教室。寬敞的大教室極冷,解剖台上躺著全身裹緊白布只能分辨身形的大體老師,其兩側站著該組學生,身穿白長袍肅然而立,師生皆白。宛如聖潔的白鷺鷥。十六隻昂然飛行的白鷺鷥,抖落季節光影、飛過俗世牽絆,選擇棲息在捨身樹……
1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我踏入台大醫學院校園,腦中浮出這兩句詩。微風早晨,六月將盡。
其實,在門外踱步一會兒,才下定決心似地進來的。剛才,從台大醫院捷運站出來,經過巴洛克風的醫院舊館,熙攘人潮已撩起記憶的漣漪,我的腳步沉了;過馬路迎向新館,知道再拐個彎就到醫學院,越發有一股風急葉落的感觸;急的是三十多年光陰何等無情,落的是無辜的人於今安在?因而,忍不住要放任地嘆息,彷彿這一嘆能把那一片枯葉喚回來,彷彿時光也肯協商,還給我一小段意猶未盡的青春。
首次帶我進醫學院校園的人懸壺濟世卻擋不住命運的折磨已提早離席。昔年圓拱門二號館的楓樹紅葉落在水窪上的景象還存在腦海,年輕時即使面對秋凋,心仍是滾燙的,因為還未認識歲月這名敵人。如今,眼前滿是初夏時節澎湃的綠意,卻有秋涼感慨,因為跟歲月交過手、領受了傷。隔了三十多年,今天是第二次踏進楓城,若我當年預知第二次踏入時將是沉甸甸的緬懷與喟嘆,年輕的我是捨還是不捨?
2
進入基礎醫學大樓,高挑且空蕩的大廳,恰好與嘈鬧的醫院現場形成強烈對比。這是學習生死課程的堂址,宜於靜謐,因為安靜才能練習聆聽每一個困在生死夾縫裡的人那微弱的呼救聲。
一面牆,掛著「無我之愛」四字,列出近三百位大體老師姓名。我仰頭誦讀,彷彿讀著敦煌石窟眾佛的世間小名。
我以為我來早了,一抬頭,看見蘭姑與穎弟夫婦、鳳妹夫婦都在,一早從羅東趕來的隆叔隨後也現身。姑媽說︰「謝謝你們特地來觀禮,他一定很高興。」他,我的姑丈謝幸治,是大體老師。今天是台大醫院為本年度十六位大體老師舉行入殮儀式並安排次日火化事宜的日子。
我們不是最早到的一家,大廳四周休憩區,已有多人或走動或交談。從穿著打扮看,都是尋常百姓,甚至比等待百貨公司周年慶開門的人更接近庶民模樣。也因此,我首先感受到每一位大體老師的護法家人的聲情面貌,感受到尋常中有一股不尋常的心靈力量,在布衣裙釵之中流動著。
承辦小姐一一呼點家屬,每一家由兩位醫學系學生負責引導,其中一位捧著花束,這是幫家屬準備的,作為儀式中獻花之用。
3
兩年前,被罕見疾病折磨了四年的姑丈,有一天對蘭姑提出器官捐贈與大體捐贈的想法。七十四歲的他不是虔誠信徒,一生風起雲湧,走著一條令家人追趕不及的險路。然而,或許如他一般任心揮灑、曠放豁達的人才能輕易跨過一般人難以跨越的觀念障礙。盛年時,他曾言,死之後無須以繁文縟節著辦,「人死有什麼?剩一個空殼而已。」想必「一個殼」的信念並未被頑固的「類澱粉沉積症」所阻塞,他在病情風平浪靜、意志完整清晰的時候,先後簽了「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又堅持簽下器官捐贈與大體捐贈兩份意願書。對一個談笑間能揮手相贈五花馬、千金裘的人,捐一個空殼,比主婦剝一支帶泥筍殼容易多了。
簽署四個月後,他的病情猝然生變,理應就醫卻忍著病痛不就,家人朋友合力要抱他出門,虛弱的他還用一隻手抓著沙發不放,或許是想用最自然最輕省的方式蛻化吧。因肺炎引起肺部積水,醫囑需抽水,動刀前再照片子,竟然無水了,免去一刀也保全了捐大體的條件,只能歸諸因緣殊勝或是意志堅定。倒數計時前兩天,他已無法言語,但意識清楚能以點頭搖頭表達心意。監測機器立在床邊,死亡陰影洶洶然湧入森冷的病房,令人不禁想起那兩份捐贈文件的真實性,考驗來了。蘭姑心中忐忑不安,病床邊再度問他,簽署的捐贈意願書可以反悔,「你後悔嗎?」
他搖頭。
再問一遍︰「你‧後‧悔‧嗎?」
搖頭,他用力搖搖頭。
倒數九小時。穎弟火速自美國趕回,幾夜不眠,一張蠟臉、兩隻火紅倦眼完全無法接受父親垂危的模樣;數月前他回來探望時父親還能一起出遊,應允他要努力復健,有一天到舊金山參觀兒子任職的皮克斯公司。此時,困惑、憤怒、悲傷與恐懼同時扼住他的情感與理智,他對那兩份捐贈文件起了激烈的推翻念頭;無法接受父親將離去,更不能想像一個做兒子的要把父親送上解剖台被千刀萬剮的事實。這想法讓人發狂!那些刀,那些將劃在父親身上的刀,已預先劃在兒子身上。他揣測父親是被誘導,並不「真的清楚」捐大體的意思,更不相信父親要這麼做。母子之間起了一層濃霧。他必須抵抗,為正在大口喘息已無法言語的父親抵抗所有逼進的利刃。倒數五小時。
抉擇,有千斤之重。我與他坐在病房外,七月熾烈的陽光自窗口照進來烘熱了坐椅,高壯的他如暴風中即將拔根的小樹,根本不是天地的對手。我看著他從小長大,能理解對年輕的他而言,第一次與死亡交手竟需同時面對父親將逝與捐大體兩道難關,這絕對會讓人崩潰。「……想到爸爸不能入土為安……」他喃喃低語,如無助稚子,陷入痛苦深淵。
我告訴他︰這是爸爸發下的大願,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我們做子女的雖然千般萬般不捨,但是必須把自己的感受放到一旁,如果爸爸值得我們為他勇敢,就要勇敢地幫他完成人生最後一個願望,這也是我們回報他、盡孝道的方式。民間舊觀念所批判的不孝、不能入土為安將導致家道衰敗,或是無關緊要的人隨意批評做兒女的殘忍,都是無稽之談,你都要拋棄。爸爸的境界已經超越這些了,我們怎麼可以把他拉下來?再者,如果今天你違背他的意願,將來想起來會懊悔,而這種懊悔永遠沒有彌補的機會!
他從小是個能修復缺憾、選擇以敦厚寬闊的心靈處世的人。父親在他的成長過程常常缺席,然而他並未落入怨尤,反倒流瀉一般耳聞的受寵兒女也給不出的親情。一席話後,內心風暴歇息,他一腳跨越俗世格局,天地頓時清朗。回到病房,他想單獨與爸爸說話。眾人退出,我在門口,見他坐在床頭,深情地望著父親,伸出手臂環抱他,另一隻手掌一遍遍撫梳他的額頭與髮,溫柔且堅定地在垂危父親的耳邊說︰「爸爸,我們都很愛你!爸爸,我們都很愛你!」
這是兒子的勇敢。任何一個即將燭滅的人,能依偎在兒子臂彎裡被溫柔地以愛語撫慰,都會無憾的。黃昏,姑丈安詳而逝,如願成為大體老師。
當遺體送到台大醫院,家屬得以最後一次瞻仰遺容時,穎弟與他的太太佳兒都說︰「爸爸的臉好像在微笑。」
含笑離去的父親,如願之後綻放的笑意,在生死茫茫兩岸之間,回頭一望,送給愛兒的靈魂馨香。
4
台大醫院誠摯且詳盡的說明讓家屬立即卸下種種疑惑;他們應能明白每一具躺在推車上的不僅是軀殼更是家屬心中永遠的摯愛,每一個踏進來的家屬都掙扎、征戰過了,希望能獲得尊重。是以,他們以迎接一位老師的規格對待被送來的大體。
經過一年藥物處理後,第二年新學期開始,姑丈與其他十五位捐贈者,將上解剖台擔任醫學系解剖課的大體老師。
開學後,十三位被分配到姑丈這一組的醫學系學生想來拜訪,欲了解老師生前的故事。蘭姑約他們在咖啡廳見面,她從這些知禮、活潑、聰敏的孩子身上再次印證姑丈的布施具有崇高的意義。臨別,學生問︰「謝媽媽,您還有什麼話要對我們說?」蘭姑說︰「你們好好學,謝老師在天之靈會保佑你們,將來都成為有醫德又有醫術的好醫生。」
捨與受是可以建立溫情聯繫的。因著這群習醫孩子來訪,蘭姑再次卸下悲懷,感受到異乎尋常的溫暖。她相信這些學生會認真學習,她也相信大體老師啟用那一天,若姑丈有靈,必會感到光榮。
5
教室外布告欄上,慎重地掛著裱框的每一位老師的照片與生平介紹,顯示出院方誠意。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生命交流,醫者,心中若沒有人,終究只是一門炫技之事。
靜肅中,百多位家屬依序跟隨引導學生步向教室。寬敞的大教室極冷,解剖台上躺著全身裹緊白布只能分辨身形的大體老師,其兩側站著該組學生,身穿白長袍肅然而立,師生皆白。
宛如聖潔的白鷺鷥。十六隻昂然飛行的白鷺鷥,抖落季節光影、飛過俗世牽絆,選擇棲息在捨身樹上。
每一家家屬被安排到大體老師前,入坐。在我們正前方,有三台解剖台,我悄聲問蘭姑,哪一個是姑丈?她指了中間那一台,說︰「他以前躺在床上睡覺就是這樣子。」我不禁默然,記憶的力量真是刻骨銘心,即便只有身形、背影,唯有至親才認得出自己的家人。
一股深沉的哀思籠罩整間教室,家屬們肅坐,各自望著至親的大體,悄悄低頭以面紙捏住鼻翼、擦拭眼角,謹慎地不碰破情感的甕。忽然傳來一陣哀傷的低泣聲,一位坐在輪椅上被推進來的老婆婆沿途哭泣著。是老妻還是白髮母親呢?無論何者,那位純潔的白鷺鷥老師,必定是老人家的至親至愛啊!
對家屬而言,今天是延後兩年才舉行的入斂典禮,迎回捨身教學的親人的大體。這兩年來的等待與追懷,又豈是言語能道盡?是以,實踐「無我之愛」精神的布施者是偉大的,而作為護法者的家人,其勇毅亦非常人。
典禮在莊嚴肅穆中進行,院長、所長、系主任、任教教授依序向家屬致誠摯的感謝。隨後,數位代表醫學系、牙醫系與解剖研究所的學生誦讀〈致大體老師的一封信〉。由於是對老師說話,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回想第一次上課時,掀開白布,何等驚恐緊張,深怕劃錯一刀,經過八個多月相處,又如何在老師身上學會每一條血管神經、每一塊肌肉骨骼。這些,「都是老師您無私的奉獻,我們才能學會基礎醫學這門課。」
一位學生哽咽地讀著感謝信,台下亦有同學紅了眼眶,那真摯的情感讓人感受一切的付出都有了代價;這代價不是要回到家屬身上,是因其真摯誠懇而使解剖台上躺著的白鷺鷥與坐著垂泣的家屬願意相信,是的,願意相信站在這間教室的白袍學子,將來戴上聽診器時,都記得前人奉獻,都聽得到病人心聲。
整個儀式不假禮儀社之手,全由學生親自為大體老師入斂、獻禮,大信封裝著的感謝信也慎重地放入棺內,伴他們化塵。每一位大體老師的家屬與學生在這一刻成為「親戚」,原先的哀傷情緒轉為家人般親密,一齊為他們畫下無比圓滿、充滿榮耀的句點。
禮成,退出。有位學生知道我,前來合照,照完之後一回頭才知背景是無我之愛那面牆,我不禁浮出一絲意念自問︰「願意把名字寫在上面嗎?」經此一問,方知捨身大愛之殊勝之艱難。
6
次日透早至二殯舉行火化儀式,全體學生提前到齊,列隊恭迎十六輛靈車。當禮儀師呼喊某某老師抵達,已成為「親戚」的家屬與學生上前行禮,「請老師下車」,由學生捧照、扶靈進入火化場。致祭典禮畢,家屬至休息室等待火化後撿骨,學生亦不解散,一起等待老師們化塵歸來。
撿骨時,家屬先撿,再由學生們依序持長箸撿一塊老師的骨骸放入骨灰罐,鞠躬致意。末了,家屬捧著靈骨罐,學生與家屬相互鞠躬作別。淡淡的依依不捨與說不清的謝意,在懷中的彷彿有知的靈罐裡,在作別的那一彎實實在在的鞠躬裡。
「謝媽媽,我們以後可以再聯繫。」一位很有禮貌的學生撥開人群跑來對蘭姑說再見。我笑著對他說︰「以後去找你看病。」他惶惶然搖頭︰「不要不要,做健康檢查就好啦!」顯然已對自己的職業有了禮貌性的敏感。
「做個好醫生!」我說。
7
「以後去找你看病。」我說。三十多年前,圓拱門建築如今改稱為醫學人文館的二號館,片片楓紅落在水窪上,雨過之後天色灰青,秋意已深。年輕的楓城之子談解剖課感觸,談詩與畫,談生命的脆弱與困惑,口若懸河,但當我說這句話,他竟惶然疊聲地回答︰「喔,不要不要不要!」不要替我看病,還是不要我生病?
他自己竟早早病去了。
生與死之間存在著什麼?是醜陋的世間還是綿延的善念,是化不掉吞不下的憾恨還是依隨時間而翻飛的情懷?無論是什麼,當化塵化土時刻來臨,誰能不從呢?
姑丈的靈骨順利地晉入風景優美、俯瞰淡海的塔位。之後,我獨自上樓,尋找故人。
當我終於找到他的塔位,才完整地想起昨日徘徊在醫學院外面遲遲不忍踏入時盤旋在心中的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我伸手摸著他的名字,念給他下一句︰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觀大體老師入殮儀式有感靜肅中,百多位家屬依序跟隨引導學生步向教室。寬敞的大教室極冷,解剖台上躺著全身裹緊白布只能分辨身形的大體老師,其兩側站著該組學生,身穿白長袍肅然而立,師生皆白。宛如聖潔的白鷺鷥。十六隻昂然飛行的白鷺鷥,抖落季節光影、飛過俗世牽絆,選擇棲息在捨身樹……
1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我踏入台大醫學院校園,腦中浮出這兩句詩。微風早晨,六月將盡。
其實,在門外踱步一會兒,才下定決心似地進來的。剛才,從台大醫院捷運站出來,經過巴洛克風的醫院舊館,熙攘人潮已撩起記憶的漣漪,我的腳步沉了;過馬路迎向新館,知道再拐個彎就到醫學院,越發有一股風急葉落的感觸;急的是三十多年光陰何等無情,落的是無辜的人於今安在?因而,忍不住要放任地嘆息,彷彿這一嘆能把那一片枯葉喚回來,彷彿時光也肯協商,還給我一小段意猶未盡的青春。
首次帶我進醫學院校園的人懸壺濟世卻擋不住命運的折磨已提早離席。昔年圓拱門二號館的楓樹紅葉落在水窪上的景象還存在腦海,年輕時即使面對秋凋,心仍是滾燙的,因為還未認識歲月這名敵人。如今,眼前滿是初夏時節澎湃的綠意,卻有秋涼感慨,因為跟歲月交過手、領受了傷。隔了三十多年,今天是第二次踏進楓城,若我當年預知第二次踏入時將是沉甸甸的緬懷與喟嘆,年輕的我是捨還是不捨?
2
進入基礎醫學大樓,高挑且空蕩的大廳,恰好與嘈鬧的醫院現場形成強烈對比。這是學習生死課程的堂址,宜於靜謐,因為安靜才能練習聆聽每一個困在生死夾縫裡的人那微弱的呼救聲。
一面牆,掛著「無我之愛」四字,列出近三百位大體老師姓名。我仰頭誦讀,彷彿讀著敦煌石窟眾佛的世間小名。
我以為我來早了,一抬頭,看見蘭姑與穎弟夫婦、鳳妹夫婦都在,一早從羅東趕來的隆叔隨後也現身。姑媽說︰「謝謝你們特地來觀禮,他一定很高興。」他,我的姑丈謝幸治,是大體老師。今天是台大醫院為本年度十六位大體老師舉行入殮儀式並安排次日火化事宜的日子。
我們不是最早到的一家,大廳四周休憩區,已有多人或走動或交談。從穿著打扮看,都是尋常百姓,甚至比等待百貨公司周年慶開門的人更接近庶民模樣。也因此,我首先感受到每一位大體老師的護法家人的聲情面貌,感受到尋常中有一股不尋常的心靈力量,在布衣裙釵之中流動著。
承辦小姐一一呼點家屬,每一家由兩位醫學系學生負責引導,其中一位捧著花束,這是幫家屬準備的,作為儀式中獻花之用。
3
兩年前,被罕見疾病折磨了四年的姑丈,有一天對蘭姑提出器官捐贈與大體捐贈的想法。七十四歲的他不是虔誠信徒,一生風起雲湧,走著一條令家人追趕不及的險路。然而,或許如他一般任心揮灑、曠放豁達的人才能輕易跨過一般人難以跨越的觀念障礙。盛年時,他曾言,死之後無須以繁文縟節著辦,「人死有什麼?剩一個空殼而已。」想必「一個殼」的信念並未被頑固的「類澱粉沉積症」所阻塞,他在病情風平浪靜、意志完整清晰的時候,先後簽了「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又堅持簽下器官捐贈與大體捐贈兩份意願書。對一個談笑間能揮手相贈五花馬、千金裘的人,捐一個空殼,比主婦剝一支帶泥筍殼容易多了。
簽署四個月後,他的病情猝然生變,理應就醫卻忍著病痛不就,家人朋友合力要抱他出門,虛弱的他還用一隻手抓著沙發不放,或許是想用最自然最輕省的方式蛻化吧。因肺炎引起肺部積水,醫囑需抽水,動刀前再照片子,竟然無水了,免去一刀也保全了捐大體的條件,只能歸諸因緣殊勝或是意志堅定。倒數計時前兩天,他已無法言語,但意識清楚能以點頭搖頭表達心意。監測機器立在床邊,死亡陰影洶洶然湧入森冷的病房,令人不禁想起那兩份捐贈文件的真實性,考驗來了。蘭姑心中忐忑不安,病床邊再度問他,簽署的捐贈意願書可以反悔,「你後悔嗎?」
他搖頭。
再問一遍︰「你‧後‧悔‧嗎?」
搖頭,他用力搖搖頭。
倒數九小時。穎弟火速自美國趕回,幾夜不眠,一張蠟臉、兩隻火紅倦眼完全無法接受父親垂危的模樣;數月前他回來探望時父親還能一起出遊,應允他要努力復健,有一天到舊金山參觀兒子任職的皮克斯公司。此時,困惑、憤怒、悲傷與恐懼同時扼住他的情感與理智,他對那兩份捐贈文件起了激烈的推翻念頭;無法接受父親將離去,更不能想像一個做兒子的要把父親送上解剖台被千刀萬剮的事實。這想法讓人發狂!那些刀,那些將劃在父親身上的刀,已預先劃在兒子身上。他揣測父親是被誘導,並不「真的清楚」捐大體的意思,更不相信父親要這麼做。母子之間起了一層濃霧。他必須抵抗,為正在大口喘息已無法言語的父親抵抗所有逼進的利刃。倒數五小時。
抉擇,有千斤之重。我與他坐在病房外,七月熾烈的陽光自窗口照進來烘熱了坐椅,高壯的他如暴風中即將拔根的小樹,根本不是天地的對手。我看著他從小長大,能理解對年輕的他而言,第一次與死亡交手竟需同時面對父親將逝與捐大體兩道難關,這絕對會讓人崩潰。「……想到爸爸不能入土為安……」他喃喃低語,如無助稚子,陷入痛苦深淵。
我告訴他︰這是爸爸發下的大願,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我們做子女的雖然千般萬般不捨,但是必須把自己的感受放到一旁,如果爸爸值得我們為他勇敢,就要勇敢地幫他完成人生最後一個願望,這也是我們回報他、盡孝道的方式。民間舊觀念所批判的不孝、不能入土為安將導致家道衰敗,或是無關緊要的人隨意批評做兒女的殘忍,都是無稽之談,你都要拋棄。爸爸的境界已經超越這些了,我們怎麼可以把他拉下來?再者,如果今天你違背他的意願,將來想起來會懊悔,而這種懊悔永遠沒有彌補的機會!
他從小是個能修復缺憾、選擇以敦厚寬闊的心靈處世的人。父親在他的成長過程常常缺席,然而他並未落入怨尤,反倒流瀉一般耳聞的受寵兒女也給不出的親情。一席話後,內心風暴歇息,他一腳跨越俗世格局,天地頓時清朗。回到病房,他想單獨與爸爸說話。眾人退出,我在門口,見他坐在床頭,深情地望著父親,伸出手臂環抱他,另一隻手掌一遍遍撫梳他的額頭與髮,溫柔且堅定地在垂危父親的耳邊說︰「爸爸,我們都很愛你!爸爸,我們都很愛你!」
這是兒子的勇敢。任何一個即將燭滅的人,能依偎在兒子臂彎裡被溫柔地以愛語撫慰,都會無憾的。黃昏,姑丈安詳而逝,如願成為大體老師。
當遺體送到台大醫院,家屬得以最後一次瞻仰遺容時,穎弟與他的太太佳兒都說︰「爸爸的臉好像在微笑。」
含笑離去的父親,如願之後綻放的笑意,在生死茫茫兩岸之間,回頭一望,送給愛兒的靈魂馨香。
4
台大醫院誠摯且詳盡的說明讓家屬立即卸下種種疑惑;他們應能明白每一具躺在推車上的不僅是軀殼更是家屬心中永遠的摯愛,每一個踏進來的家屬都掙扎、征戰過了,希望能獲得尊重。是以,他們以迎接一位老師的規格對待被送來的大體。
經過一年藥物處理後,第二年新學期開始,姑丈與其他十五位捐贈者,將上解剖台擔任醫學系解剖課的大體老師。
開學後,十三位被分配到姑丈這一組的醫學系學生想來拜訪,欲了解老師生前的故事。蘭姑約他們在咖啡廳見面,她從這些知禮、活潑、聰敏的孩子身上再次印證姑丈的布施具有崇高的意義。臨別,學生問︰「謝媽媽,您還有什麼話要對我們說?」蘭姑說︰「你們好好學,謝老師在天之靈會保佑你們,將來都成為有醫德又有醫術的好醫生。」
捨與受是可以建立溫情聯繫的。因著這群習醫孩子來訪,蘭姑再次卸下悲懷,感受到異乎尋常的溫暖。她相信這些學生會認真學習,她也相信大體老師啟用那一天,若姑丈有靈,必會感到光榮。
5
教室外布告欄上,慎重地掛著裱框的每一位老師的照片與生平介紹,顯示出院方誠意。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生命交流,醫者,心中若沒有人,終究只是一門炫技之事。
靜肅中,百多位家屬依序跟隨引導學生步向教室。寬敞的大教室極冷,解剖台上躺著全身裹緊白布只能分辨身形的大體老師,其兩側站著該組學生,身穿白長袍肅然而立,師生皆白。
宛如聖潔的白鷺鷥。十六隻昂然飛行的白鷺鷥,抖落季節光影、飛過俗世牽絆,選擇棲息在捨身樹上。
每一家家屬被安排到大體老師前,入坐。在我們正前方,有三台解剖台,我悄聲問蘭姑,哪一個是姑丈?她指了中間那一台,說︰「他以前躺在床上睡覺就是這樣子。」我不禁默然,記憶的力量真是刻骨銘心,即便只有身形、背影,唯有至親才認得出自己的家人。
一股深沉的哀思籠罩整間教室,家屬們肅坐,各自望著至親的大體,悄悄低頭以面紙捏住鼻翼、擦拭眼角,謹慎地不碰破情感的甕。忽然傳來一陣哀傷的低泣聲,一位坐在輪椅上被推進來的老婆婆沿途哭泣著。是老妻還是白髮母親呢?無論何者,那位純潔的白鷺鷥老師,必定是老人家的至親至愛啊!
對家屬而言,今天是延後兩年才舉行的入斂典禮,迎回捨身教學的親人的大體。這兩年來的等待與追懷,又豈是言語能道盡?是以,實踐「無我之愛」精神的布施者是偉大的,而作為護法者的家人,其勇毅亦非常人。
典禮在莊嚴肅穆中進行,院長、所長、系主任、任教教授依序向家屬致誠摯的感謝。隨後,數位代表醫學系、牙醫系與解剖研究所的學生誦讀〈致大體老師的一封信〉。由於是對老師說話,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回想第一次上課時,掀開白布,何等驚恐緊張,深怕劃錯一刀,經過八個多月相處,又如何在老師身上學會每一條血管神經、每一塊肌肉骨骼。這些,「都是老師您無私的奉獻,我們才能學會基礎醫學這門課。」
一位學生哽咽地讀著感謝信,台下亦有同學紅了眼眶,那真摯的情感讓人感受一切的付出都有了代價;這代價不是要回到家屬身上,是因其真摯誠懇而使解剖台上躺著的白鷺鷥與坐著垂泣的家屬願意相信,是的,願意相信站在這間教室的白袍學子,將來戴上聽診器時,都記得前人奉獻,都聽得到病人心聲。
整個儀式不假禮儀社之手,全由學生親自為大體老師入斂、獻禮,大信封裝著的感謝信也慎重地放入棺內,伴他們化塵。每一位大體老師的家屬與學生在這一刻成為「親戚」,原先的哀傷情緒轉為家人般親密,一齊為他們畫下無比圓滿、充滿榮耀的句點。
禮成,退出。有位學生知道我,前來合照,照完之後一回頭才知背景是無我之愛那面牆,我不禁浮出一絲意念自問︰「願意把名字寫在上面嗎?」經此一問,方知捨身大愛之殊勝之艱難。
6
次日透早至二殯舉行火化儀式,全體學生提前到齊,列隊恭迎十六輛靈車。當禮儀師呼喊某某老師抵達,已成為「親戚」的家屬與學生上前行禮,「請老師下車」,由學生捧照、扶靈進入火化場。致祭典禮畢,家屬至休息室等待火化後撿骨,學生亦不解散,一起等待老師們化塵歸來。
撿骨時,家屬先撿,再由學生們依序持長箸撿一塊老師的骨骸放入骨灰罐,鞠躬致意。末了,家屬捧著靈骨罐,學生與家屬相互鞠躬作別。淡淡的依依不捨與說不清的謝意,在懷中的彷彿有知的靈罐裡,在作別的那一彎實實在在的鞠躬裡。
「謝媽媽,我們以後可以再聯繫。」一位很有禮貌的學生撥開人群跑來對蘭姑說再見。我笑著對他說︰「以後去找你看病。」他惶惶然搖頭︰「不要不要,做健康檢查就好啦!」顯然已對自己的職業有了禮貌性的敏感。
「做個好醫生!」我說。
7
「以後去找你看病。」我說。三十多年前,圓拱門建築如今改稱為醫學人文館的二號館,片片楓紅落在水窪上,雨過之後天色灰青,秋意已深。年輕的楓城之子談解剖課感觸,談詩與畫,談生命的脆弱與困惑,口若懸河,但當我說這句話,他竟惶然疊聲地回答︰「喔,不要不要不要!」不要替我看病,還是不要我生病?
他自己竟早早病去了。
生與死之間存在著什麼?是醜陋的世間還是綿延的善念,是化不掉吞不下的憾恨還是依隨時間而翻飛的情懷?無論是什麼,當化塵化土時刻來臨,誰能不從呢?
姑丈的靈骨順利地晉入風景優美、俯瞰淡海的塔位。之後,我獨自上樓,尋找故人。
當我終於找到他的塔位,才完整地想起昨日徘徊在醫學院外面遲遲不忍踏入時盤旋在心中的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我伸手摸著他的名字,念給他下一句︰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論壇】青年投票,翻轉台灣
◎張肇烜
台灣歷年大大小小選舉,「年輕世代」的投票率明顯偏低,年輕人不出來投票,青年支持度相當於「空氣票」。「年輕人為什麼不投票?」「對政治冷感」,認為事不關己、「對藍綠惡鬥厭惡」、覺得投了也沒用?投票,是公民參政最直接的管道;年輕人不投票,政策自然傾向投票率高的族群,無形中對年輕世代造成傷害。
台灣實質平均薪資已經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大學生起薪二十二K,有七成的年輕人月薪不到三萬元;薪資倒退到十六年前水準,房價比起十六年前,卻足足漲了一倍!買房置產,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毋庸置疑的,身處「低薪」、「高房價」的青年世代,是身陷財團化與貧窮化之下的「崩世代」!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未來自己顧!」青年人若不關心政治,年輕人的現在和未來也不會被關心,政治更會不斷地干擾或影響你的生活。從苗栗大埔事件、反媒體壟斷、到今年三月的太陽花運動,青年參與公民運動風起雲湧,起因於年輕世代對於社會現況的不滿,對於不公不義所迸發出的義憤,是股無法抗拒的巨大力量!
今年有投票權的選民約莫一千八百萬人,其中「首投族」佔了一百萬人,而二十到三十五歲的「青年族群」,佔了五百二十萬票,接近三成的比率,是左右選情的關鍵。十一月二十九日「九合一選舉」,是台灣的「期中選舉」,也是「翻轉台灣」的新契機。「青年投票」,「翻轉台灣」!「悲情牌」、「危機牌」、「恐嚇牌」、「訴諸藍綠對決」或是「含恨含血投票」都將成為老舊的過去。年輕世代,要用手中的選票改變自己的家鄉,也奪回自己的未來!
2014/11/15 【自由時報】
台灣歷年大大小小選舉,「年輕世代」的投票率明顯偏低,年輕人不出來投票,青年支持度相當於「空氣票」。「年輕人為什麼不投票?」「對政治冷感」,認為事不關己、「對藍綠惡鬥厭惡」、覺得投了也沒用?投票,是公民參政最直接的管道;年輕人不投票,政策自然傾向投票率高的族群,無形中對年輕世代造成傷害。
台灣實質平均薪資已經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大學生起薪二十二K,有七成的年輕人月薪不到三萬元;薪資倒退到十六年前水準,房價比起十六年前,卻足足漲了一倍!買房置產,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毋庸置疑的,身處「低薪」、「高房價」的青年世代,是身陷財團化與貧窮化之下的「崩世代」!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未來自己顧!」青年人若不關心政治,年輕人的現在和未來也不會被關心,政治更會不斷地干擾或影響你的生活。從苗栗大埔事件、反媒體壟斷、到今年三月的太陽花運動,青年參與公民運動風起雲湧,起因於年輕世代對於社會現況的不滿,對於不公不義所迸發出的義憤,是股無法抗拒的巨大力量!
今年有投票權的選民約莫一千八百萬人,其中「首投族」佔了一百萬人,而二十到三十五歲的「青年族群」,佔了五百二十萬票,接近三成的比率,是左右選情的關鍵。十一月二十九日「九合一選舉」,是台灣的「期中選舉」,也是「翻轉台灣」的新契機。「青年投票」,「翻轉台灣」!「悲情牌」、「危機牌」、「恐嚇牌」、「訴諸藍綠對決」或是「含恨含血投票」都將成為老舊的過去。年輕世代,要用手中的選票改變自己的家鄉,也奪回自己的未來!
2014/11/15 【自由時報】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轉載】回歸自己的圓滿
文/梁玉明
母親的語言發生障礙後,我對聲音的體悟也開始多樣化了。
母親發出「喵!」的一聲,我聽了知道是在叫自己,卻有變身成貓的感覺。母親發出「駕!」的一聲,我的眼前閃過一匹馬,還是黑褐色皮毛閃亮的駿馬。母親瞪著眼睛對我「嗨!」一聲,我彷彿成了日本軍官,還打著綁腿、預備出征的樣子。
於是我隨著母親發出的聲響,「咚!」成了一個鼓,「鏘!」成了一面鑼,我對世間喜怒哀樂的感受,開始變得遲鈍、不確定,沒有了立即的接收力;反而對單純的聲音、笑容、動作呈現出敏感的反應來。我想:這應該是頭腦的思惟運作,在我本有的覺性面前,讓出了一個當下的空間。
原來外境的任何聲響、動作,都沒有確定的意義;是與我的心境連結之後,才呈現出意義來。誰曉得我的心裡儲存了多少畫面?更別說其他人心裡的資料庫了。還只有「無量無邊」差堪形容呢!於是一張理解、包容、體諒的網絡,朝向無量無邊的天際展開,此網所及之處,一律潔淨、圓滿、超越!
語言原本就是用來表情達意的,這樣單純的發音,本質上雖無意義,但母女雙方都能在聲紋音波裡,將豐富的含意瞬間解讀到位,那就是最高級的溝通了。我隱約覺得有一種不尋常的美善,飽含著流動的意象,充塞著溫暖潤澤的氣息,正不斷豐富著我的生命。我可以辨認出來,那是一般應對中無法企及的一塊處女地,卻讓母親藉著有堵塞的腦血管、有缺陷的意識、有障礙的語言,在一片混沌之中,既單純又艱難地碰觸到了。
我甚至於猜測,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應該也是類似的系統運作!愁苦眾生的一個聲音,在祂的磁場中形成了一個畫面、一個情節、一個故事,祂在一瞬間解讀明白,於是眾生的憂悲苦惱,很輕易的就被理解、被寬宥、乃至被救拔了。
父親不時地招喚我,要我幫忙翻譯母親的意思,要我處理母親的便溺。聽母親那有音無字的話語,對父親來說是一項無奈的煎熬。我雖然不是每一句都能立即解讀,但以一個作妻子的同理心,猜猜母親會對父親說些什麼,也都八九不離十。父親那聲聲的呼喚,彷彿穿越時空而來,有著火辣辣的急迫性,和沉甸甸的下墜感,我一概以雀躍之心應承著;父親的身軀卻彷彿被掏空了似的,短期內消瘦了十幾公斤,肚腹與腰部長出了帶狀皰疹。我設想著:一定是難以言宣的壓力,幻化成帶菌的細胞,從老人家深層的內心,逐漸竄到了表皮,啊!它們啃噬著的,是父親的血肉之軀、是我垂垂老矣的父親啊!在淚水逐漸淹沒眼眶之際,我選擇了站在父親這根頂梁柱的背後。
父親的每一個呼喚就是我的一個當下,沒有任何事比母親的便溺更緊急,稍一遲疑,迎接我的可能就是整床尿騷的床單。每當夜深人靜,與母親四目相對,背景是一灘立刻要處理的糞便,當下就是我訓練專注最好的時機了。我將母親的腿固定好位置,然後端上一盆溫水,像面對一件神聖的藝術品一般,把母親的臀部擦拭得乾乾淨淨,自我滿意度達到百分百,堪稱是一項僅供我們母女兩人欣賞的傑作。我心想:這就是我的修行啊!母親是我的一畝「恩田」,目前正值缺土需水期,此時不犁田灌溉尚待何時?於是肉體的疲累辛勞,完全被精神上的滿足感湮沒殆盡。
人生有三大福田需要勤加耕耘:恭敬禮拜佛法僧、供養上師,是耕耘「敬田」;孝養父母是灌溉「恩田」;慈悲對待周遭愁苦的眾生,就是關注「悲田」了。此生要有足夠的因緣福報,才會在適當的時機值遇佛法僧,也才有一畝莊嚴的敬田呈現在你面前。面對恩田,你也能看出其中的需求,心力充沛的供應無虞,彩繪出禾苗欣欣向榮的景致。至於觸目所及的悲田,正為你提供了展現智慧、長養慈悲心的肥沃土壤,催促著你快快播種呢!
父親長久被母親捧在手心裡,是個養尊處優的大老爺,一旦母親倒下了,他的惶恐不安可想而知,稍有不如意就朝四周發洩,其他人嘴裡不說,卻以各種理由漸漸散去。我站在修行的立場,全然接納下來,按照師父的教誨:「要回歸自己的圓滿,唯一要做的就是接受一切好與一切壞。邏輯很簡單,好壞是你去分別出來的,所以要把它還原回去,這樣全數的接納好與壞,就是打破分別心的真正實踐。」
當時的我聽了師父的話,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如今將身邊發生的事情沉澱下來觀察,才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好與壞。母親的中風是壞嗎?卸下了數十年的重擔,享受一下被服侍的滋味,讓女兒順理成章的回歸娘家,重溫原生家庭的溫馨,誰曰不宜?父親的斥責是壞嗎?感受一下父親的真性情,讓我心靈的空間更加擴大,包容力展現無餘,有何不美?當一個人活在世間,看什麼都是美好的,那跟在天堂有何不同呢?心念一轉,當下就是天堂、就是淨土啦!原來這些場景、劇情的安排,就是為了讓我了悟、讓我回歸自己的圓滿,一條康莊大道已然呈現在眼前。
我彷彿是一個旁觀者,看著八十多歲的父親,對著五、六十歲的兒女叱來喝去,喝叱內容聽在我的耳裡,完全不起任何情緒作用,因為我早已為心靈穿上了一件「忍辱」的外衣,當下聚焦在父親耳聰目明、聲音宏亮的氛圍裡,內心頓時充滿了欣慰與感恩;那是一種滋養的感覺,就像腐爛的植物埋在土裡,自然發酵成有機肥料一樣,沒有一絲一毫人為的造作。我心裡明晃晃的感知到:那樣的親情互動、聲色情境,也是有保存期限的,只是不確定三年或五載。
我很確定,我的靈魂選擇留在此處,或許冥冥中有些未知的寶藏待開發,或許親子關係中有些缺陷待修補,總之,要留下來、走下去才有更精采的劇情發展啊!
母親的皮膚依然細緻,只是沒有了腰身,年輕時豐滿的乳房,折疊在肚腹之上,每每擦澡時都要搬動一番,還要察看有無溼疹,讓我不禁想到那些為了性感而去隆乳的婦女,到了老年就會知道當初的欲求是個累贅了。
「一、二、三!」不再有木頭人的聯想,而是給母親塞便盆時的預備式,也是抱母親起身的口令。母女體重相差了二十公斤,若不協調一致的出力,根本無法完成移動的任務。母親的汗味、尿味、糞味,交織成濃濃的成長記憶。誰不是母親一把屎一把尿拉拔長大的呢?何況母親還以駕輕就熟之姿,幫忙帶大了幾個內外孫子,一路來的辛苦,都呈現在年老退化的軀體上了。
我摩娑著母親的肚腹,圓圓滾滾的十分滑膩,很難想像有多少油脂覆蓋著器官,那是經年累月缺乏運動的成果吧!我的體質與母親相似,但不想在二十幾年之後步其後塵,現在就要知所警惕了。母親年輕時的卓越丰姿,我記憶猶深,如今卻已渺無蹤跡!
兒女成家立業了,先生職場退休了,我的後半場人生正有無限的可能。回歸娘家照顧年老的父母,原先並不在我的計畫中,但是老天爺的大筆一揮,瞬間就加了這樣一個橋段:原本是歡欣鼓舞、闔家團聚的大年夜,卻在悽悽慘慘的背景音樂中,鏡頭拉到了醫院裡,全家人憂心忡忡的,為了母親的安危祈禱。來!給母親一個特寫:穿著睡衣的母親,蒼老的容顏不用化妝,像一個無意中被找出來的舊布娃娃,神色黯淡渙散,中風癱瘓的肢體,隱藏在被單底下,沒有任何一句台詞,所有劇情的交代,必須從家人對話中鋪展開來。
「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大姐把媽媽帶到台北照顧。」大弟與爸爸商議之後說:「因為姐夫也退休了,人手不缺。到時候看需要多少開支,我們再來分攤。」小弟也認為這個主意不錯,爸爸更是舉雙手贊成。我與先生頻頻點著頭,附和著大夥的意見。無奈母親以一票否決了這個提議,用表情動作強烈表示要留在家裡。於是弟弟們過完年假,紛紛回到工作崗位,我與先生留下來照顧母親,沒有誰慫恿我們夫妻要承擔這個責任,而是劇情的發展讓我覺得,這或許不是老天爺安排的橋段,而是我出生之前就擬定的計畫。我很確定,我的靈魂選擇留在此處,或許冥冥中有些未知的寶藏待開發,或許親子關係中有些缺陷待修補,更或許彼此觀念中有些瑕疵待修正。總之,要留下來、走下去才有更精采的劇情發展啊!
婚後三十餘年來,我首度與父母親長時間相處,眼見母親與死神拔河,勝了第一場。也許是肺部衰弱的關係,母親的氣息很沉重,而且偶有短暫的停頓,母親的一呼一吸,牽動著我敏感纖細的心靈,原來這就是「生命在呼吸間」的最佳寫照啊!父親雖然失去了母親的呵護,但受寵的餘習猶存,嬌貴的生活習慣一時改不過來,就像家道中落的貴公子,雖然身無分文,舉手投足依然有著一股貴氣。頤指氣使的習性,一開口就暴露無遺,自己卻渾然不覺,讓我不禁心生悲憫,暗忖著:他還有學習改善的空間嗎?我會不會是他最後的一個機會呢?
弟弟們認為請外勞來照顧母親,似乎是個長久之計,我這個大姐還是可以陪伴著母親,有了幫手就不會太操勞了。我與自己的良心琢磨著:母親已經八十五歲了,還有什麼長久不長久的?是老天給了我一個孝養的機會,我不忍心讓父母在風燭殘年,還要去適應、防範外勞,那將耗費他們許多的精力,而他們的餘力已經很有限了。弟弟們的諸般好意,我可以心領神會,也不想讓他們承擔過多的愧咎,於是輕描淡寫的告訴弟弟說:「讓我這個內勞先抵擋一陣吧!」
母親在我的照看之下,一天好似一天,已經會說「謝謝、好、不要、等一下」了。我感覺自己就是母親的藥,母親康復的機緣,就繫在我的一念之間。記得泰戈爾曾經說過:「對於世界來說,你只是一個人,但對於某人來說,你就是他的世界。」我願意把母親的世界承擔起來、豐富起來。在照顧母親的同時,也不時將我空曠的、無染的能量場散發出來,用無條件的愛包裹住父親。於是我在同一個時空之下,體驗著三個人的生活,每當生活中有不和諧的音符出現,就是我施展身手的機會了。我給自己定下一個安身立命的模式:我就是來找逆境違緣的,那將是我修行的墊腳石;順風順水的日子,會讓人不知不覺的沉淪,我可不要落入這樣的陷阱中啊!
我知道針灸對母親的康復有幫助,但不知哪兒有好的針灸師,就到黃昏市場去打聽。心想:問它十七、八個人,總有一個人會知道吧?結果賣烤鴨的、賣皮蛋的都說不知道。第三次出擊,問到一位推著輪椅的太太,我以為她跟我一樣,是推著母親逛市場的,結果猜錯了;她是居家服務員,推著她的案主出來散步。
真是遇到貴人了,這位居家服務員不但推薦了有口碑的針灸師,還告訴我可以向社會局申請居家服務、復康巴士等殘障社會福利。每當提起這段尋訪因緣,我都用「孝感動天」來調侃自己。
先生見我的應對游刃有餘,心情也格外平靜,忍不住誇獎我的脾氣愈磨愈好了,一副八風吹不動的模樣。我說:「我這是藉境練心來著!平常接觸的人都太含蓄了,沒法表達真實的心態,瞧!爸爸的表達多直接啊!多淺白啊!完全是他的真實心態,不滿的情緒劈頭蓋臉、一股腦的撒下來,雖然當時感到有點錯愕,事後想一想也滿痛快!」為了讓先生了解,我應對的背後都是有修行依據的,就用廣欽老和尚的教誨來舉例說明。廣欽老和尚說:「拚命做事還被嫌,就是六度總修了。」
你看!我們出錢出力、毫不吝惜,這樣的付出就是修布施;稍有不到之處,還被爸爸嫌棄,就是修忍辱;在受到責備的當下,我們沒有起瞋心,保持平和的心境,就是修禪定;明明可以反駁的,我們卻沒有回嘴,就是修持戒;我們能轉念想到,老人家的不滿已經產生,發洩出來比悶在心裡要好,就是修智慧啊!還有一個精進,對了!我們把七十多公斤的媽媽,在床鋪、輪椅、轎車之間抱上抱下,每周一、三、五針灸,二、四、六復健,少不得汗流浹背,做得實在很辛苦,這就是修精進啦!
瞧!這一趟無人安排的回歸之旅,隱隱透露出圓滿成功的徵兆,因為我順從靈魂深處的意願,毫不勉強的接受了一切好與一切壞,及時回到父母的身邊,珍惜生命中稍縱即逝的緣分,鋪陳出父母有人陪伴、有人應答的無慮晚年,這就是我回歸圓滿的第一張成績單了!
轉載自人間福報
母親的語言發生障礙後,我對聲音的體悟也開始多樣化了。
母親發出「喵!」的一聲,我聽了知道是在叫自己,卻有變身成貓的感覺。母親發出「駕!」的一聲,我的眼前閃過一匹馬,還是黑褐色皮毛閃亮的駿馬。母親瞪著眼睛對我「嗨!」一聲,我彷彿成了日本軍官,還打著綁腿、預備出征的樣子。
於是我隨著母親發出的聲響,「咚!」成了一個鼓,「鏘!」成了一面鑼,我對世間喜怒哀樂的感受,開始變得遲鈍、不確定,沒有了立即的接收力;反而對單純的聲音、笑容、動作呈現出敏感的反應來。我想:這應該是頭腦的思惟運作,在我本有的覺性面前,讓出了一個當下的空間。
原來外境的任何聲響、動作,都沒有確定的意義;是與我的心境連結之後,才呈現出意義來。誰曉得我的心裡儲存了多少畫面?更別說其他人心裡的資料庫了。還只有「無量無邊」差堪形容呢!於是一張理解、包容、體諒的網絡,朝向無量無邊的天際展開,此網所及之處,一律潔淨、圓滿、超越!
語言原本就是用來表情達意的,這樣單純的發音,本質上雖無意義,但母女雙方都能在聲紋音波裡,將豐富的含意瞬間解讀到位,那就是最高級的溝通了。我隱約覺得有一種不尋常的美善,飽含著流動的意象,充塞著溫暖潤澤的氣息,正不斷豐富著我的生命。我可以辨認出來,那是一般應對中無法企及的一塊處女地,卻讓母親藉著有堵塞的腦血管、有缺陷的意識、有障礙的語言,在一片混沌之中,既單純又艱難地碰觸到了。
我甚至於猜測,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應該也是類似的系統運作!愁苦眾生的一個聲音,在祂的磁場中形成了一個畫面、一個情節、一個故事,祂在一瞬間解讀明白,於是眾生的憂悲苦惱,很輕易的就被理解、被寬宥、乃至被救拔了。
父親不時地招喚我,要我幫忙翻譯母親的意思,要我處理母親的便溺。聽母親那有音無字的話語,對父親來說是一項無奈的煎熬。我雖然不是每一句都能立即解讀,但以一個作妻子的同理心,猜猜母親會對父親說些什麼,也都八九不離十。父親那聲聲的呼喚,彷彿穿越時空而來,有著火辣辣的急迫性,和沉甸甸的下墜感,我一概以雀躍之心應承著;父親的身軀卻彷彿被掏空了似的,短期內消瘦了十幾公斤,肚腹與腰部長出了帶狀皰疹。我設想著:一定是難以言宣的壓力,幻化成帶菌的細胞,從老人家深層的內心,逐漸竄到了表皮,啊!它們啃噬著的,是父親的血肉之軀、是我垂垂老矣的父親啊!在淚水逐漸淹沒眼眶之際,我選擇了站在父親這根頂梁柱的背後。
父親的每一個呼喚就是我的一個當下,沒有任何事比母親的便溺更緊急,稍一遲疑,迎接我的可能就是整床尿騷的床單。每當夜深人靜,與母親四目相對,背景是一灘立刻要處理的糞便,當下就是我訓練專注最好的時機了。我將母親的腿固定好位置,然後端上一盆溫水,像面對一件神聖的藝術品一般,把母親的臀部擦拭得乾乾淨淨,自我滿意度達到百分百,堪稱是一項僅供我們母女兩人欣賞的傑作。我心想:這就是我的修行啊!母親是我的一畝「恩田」,目前正值缺土需水期,此時不犁田灌溉尚待何時?於是肉體的疲累辛勞,完全被精神上的滿足感湮沒殆盡。
人生有三大福田需要勤加耕耘:恭敬禮拜佛法僧、供養上師,是耕耘「敬田」;孝養父母是灌溉「恩田」;慈悲對待周遭愁苦的眾生,就是關注「悲田」了。此生要有足夠的因緣福報,才會在適當的時機值遇佛法僧,也才有一畝莊嚴的敬田呈現在你面前。面對恩田,你也能看出其中的需求,心力充沛的供應無虞,彩繪出禾苗欣欣向榮的景致。至於觸目所及的悲田,正為你提供了展現智慧、長養慈悲心的肥沃土壤,催促著你快快播種呢!
父親長久被母親捧在手心裡,是個養尊處優的大老爺,一旦母親倒下了,他的惶恐不安可想而知,稍有不如意就朝四周發洩,其他人嘴裡不說,卻以各種理由漸漸散去。我站在修行的立場,全然接納下來,按照師父的教誨:「要回歸自己的圓滿,唯一要做的就是接受一切好與一切壞。邏輯很簡單,好壞是你去分別出來的,所以要把它還原回去,這樣全數的接納好與壞,就是打破分別心的真正實踐。」
當時的我聽了師父的話,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如今將身邊發生的事情沉澱下來觀察,才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好與壞。母親的中風是壞嗎?卸下了數十年的重擔,享受一下被服侍的滋味,讓女兒順理成章的回歸娘家,重溫原生家庭的溫馨,誰曰不宜?父親的斥責是壞嗎?感受一下父親的真性情,讓我心靈的空間更加擴大,包容力展現無餘,有何不美?當一個人活在世間,看什麼都是美好的,那跟在天堂有何不同呢?心念一轉,當下就是天堂、就是淨土啦!原來這些場景、劇情的安排,就是為了讓我了悟、讓我回歸自己的圓滿,一條康莊大道已然呈現在眼前。
我彷彿是一個旁觀者,看著八十多歲的父親,對著五、六十歲的兒女叱來喝去,喝叱內容聽在我的耳裡,完全不起任何情緒作用,因為我早已為心靈穿上了一件「忍辱」的外衣,當下聚焦在父親耳聰目明、聲音宏亮的氛圍裡,內心頓時充滿了欣慰與感恩;那是一種滋養的感覺,就像腐爛的植物埋在土裡,自然發酵成有機肥料一樣,沒有一絲一毫人為的造作。我心裡明晃晃的感知到:那樣的親情互動、聲色情境,也是有保存期限的,只是不確定三年或五載。
我很確定,我的靈魂選擇留在此處,或許冥冥中有些未知的寶藏待開發,或許親子關係中有些缺陷待修補,總之,要留下來、走下去才有更精采的劇情發展啊!
母親的皮膚依然細緻,只是沒有了腰身,年輕時豐滿的乳房,折疊在肚腹之上,每每擦澡時都要搬動一番,還要察看有無溼疹,讓我不禁想到那些為了性感而去隆乳的婦女,到了老年就會知道當初的欲求是個累贅了。
「一、二、三!」不再有木頭人的聯想,而是給母親塞便盆時的預備式,也是抱母親起身的口令。母女體重相差了二十公斤,若不協調一致的出力,根本無法完成移動的任務。母親的汗味、尿味、糞味,交織成濃濃的成長記憶。誰不是母親一把屎一把尿拉拔長大的呢?何況母親還以駕輕就熟之姿,幫忙帶大了幾個內外孫子,一路來的辛苦,都呈現在年老退化的軀體上了。
我摩娑著母親的肚腹,圓圓滾滾的十分滑膩,很難想像有多少油脂覆蓋著器官,那是經年累月缺乏運動的成果吧!我的體質與母親相似,但不想在二十幾年之後步其後塵,現在就要知所警惕了。母親年輕時的卓越丰姿,我記憶猶深,如今卻已渺無蹤跡!
兒女成家立業了,先生職場退休了,我的後半場人生正有無限的可能。回歸娘家照顧年老的父母,原先並不在我的計畫中,但是老天爺的大筆一揮,瞬間就加了這樣一個橋段:原本是歡欣鼓舞、闔家團聚的大年夜,卻在悽悽慘慘的背景音樂中,鏡頭拉到了醫院裡,全家人憂心忡忡的,為了母親的安危祈禱。來!給母親一個特寫:穿著睡衣的母親,蒼老的容顏不用化妝,像一個無意中被找出來的舊布娃娃,神色黯淡渙散,中風癱瘓的肢體,隱藏在被單底下,沒有任何一句台詞,所有劇情的交代,必須從家人對話中鋪展開來。
「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大姐把媽媽帶到台北照顧。」大弟與爸爸商議之後說:「因為姐夫也退休了,人手不缺。到時候看需要多少開支,我們再來分攤。」小弟也認為這個主意不錯,爸爸更是舉雙手贊成。我與先生頻頻點著頭,附和著大夥的意見。無奈母親以一票否決了這個提議,用表情動作強烈表示要留在家裡。於是弟弟們過完年假,紛紛回到工作崗位,我與先生留下來照顧母親,沒有誰慫恿我們夫妻要承擔這個責任,而是劇情的發展讓我覺得,這或許不是老天爺安排的橋段,而是我出生之前就擬定的計畫。我很確定,我的靈魂選擇留在此處,或許冥冥中有些未知的寶藏待開發,或許親子關係中有些缺陷待修補,更或許彼此觀念中有些瑕疵待修正。總之,要留下來、走下去才有更精采的劇情發展啊!
婚後三十餘年來,我首度與父母親長時間相處,眼見母親與死神拔河,勝了第一場。也許是肺部衰弱的關係,母親的氣息很沉重,而且偶有短暫的停頓,母親的一呼一吸,牽動著我敏感纖細的心靈,原來這就是「生命在呼吸間」的最佳寫照啊!父親雖然失去了母親的呵護,但受寵的餘習猶存,嬌貴的生活習慣一時改不過來,就像家道中落的貴公子,雖然身無分文,舉手投足依然有著一股貴氣。頤指氣使的習性,一開口就暴露無遺,自己卻渾然不覺,讓我不禁心生悲憫,暗忖著:他還有學習改善的空間嗎?我會不會是他最後的一個機會呢?
弟弟們認為請外勞來照顧母親,似乎是個長久之計,我這個大姐還是可以陪伴著母親,有了幫手就不會太操勞了。我與自己的良心琢磨著:母親已經八十五歲了,還有什麼長久不長久的?是老天給了我一個孝養的機會,我不忍心讓父母在風燭殘年,還要去適應、防範外勞,那將耗費他們許多的精力,而他們的餘力已經很有限了。弟弟們的諸般好意,我可以心領神會,也不想讓他們承擔過多的愧咎,於是輕描淡寫的告訴弟弟說:「讓我這個內勞先抵擋一陣吧!」
母親在我的照看之下,一天好似一天,已經會說「謝謝、好、不要、等一下」了。我感覺自己就是母親的藥,母親康復的機緣,就繫在我的一念之間。記得泰戈爾曾經說過:「對於世界來說,你只是一個人,但對於某人來說,你就是他的世界。」我願意把母親的世界承擔起來、豐富起來。在照顧母親的同時,也不時將我空曠的、無染的能量場散發出來,用無條件的愛包裹住父親。於是我在同一個時空之下,體驗著三個人的生活,每當生活中有不和諧的音符出現,就是我施展身手的機會了。我給自己定下一個安身立命的模式:我就是來找逆境違緣的,那將是我修行的墊腳石;順風順水的日子,會讓人不知不覺的沉淪,我可不要落入這樣的陷阱中啊!
我知道針灸對母親的康復有幫助,但不知哪兒有好的針灸師,就到黃昏市場去打聽。心想:問它十七、八個人,總有一個人會知道吧?結果賣烤鴨的、賣皮蛋的都說不知道。第三次出擊,問到一位推著輪椅的太太,我以為她跟我一樣,是推著母親逛市場的,結果猜錯了;她是居家服務員,推著她的案主出來散步。
真是遇到貴人了,這位居家服務員不但推薦了有口碑的針灸師,還告訴我可以向社會局申請居家服務、復康巴士等殘障社會福利。每當提起這段尋訪因緣,我都用「孝感動天」來調侃自己。
先生見我的應對游刃有餘,心情也格外平靜,忍不住誇獎我的脾氣愈磨愈好了,一副八風吹不動的模樣。我說:「我這是藉境練心來著!平常接觸的人都太含蓄了,沒法表達真實的心態,瞧!爸爸的表達多直接啊!多淺白啊!完全是他的真實心態,不滿的情緒劈頭蓋臉、一股腦的撒下來,雖然當時感到有點錯愕,事後想一想也滿痛快!」為了讓先生了解,我應對的背後都是有修行依據的,就用廣欽老和尚的教誨來舉例說明。廣欽老和尚說:「拚命做事還被嫌,就是六度總修了。」
你看!我們出錢出力、毫不吝惜,這樣的付出就是修布施;稍有不到之處,還被爸爸嫌棄,就是修忍辱;在受到責備的當下,我們沒有起瞋心,保持平和的心境,就是修禪定;明明可以反駁的,我們卻沒有回嘴,就是修持戒;我們能轉念想到,老人家的不滿已經產生,發洩出來比悶在心裡要好,就是修智慧啊!還有一個精進,對了!我們把七十多公斤的媽媽,在床鋪、輪椅、轎車之間抱上抱下,每周一、三、五針灸,二、四、六復健,少不得汗流浹背,做得實在很辛苦,這就是修精進啦!
瞧!這一趟無人安排的回歸之旅,隱隱透露出圓滿成功的徵兆,因為我順從靈魂深處的意願,毫不勉強的接受了一切好與一切壞,及時回到父母的身邊,珍惜生命中稍縱即逝的緣分,鋪陳出父母有人陪伴、有人應答的無慮晚年,這就是我回歸圓滿的第一張成績單了!
轉載自人間福報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論壇】醫療典範的微聲盼望
◎張肇烜
十一月十二日是台灣的「醫師節」,台灣醫師節的來由是孫中山先生的生日,惟孫中山先生行醫時間短暫,一生也未曾在台灣行醫。醫學系入學面試,常會問學生「心目中的醫療典範」,制式教育的標準回答不出「孫中山」或是「史懷哲」。然而,台灣這塊土地上有許許多多的醫療典範,用愛心與熱血澆灌這片土地。
第三屆醫療奉獻獎,頒給來自美國的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Roland P. Brown)醫師。高齡九十歲的他近日從美國返台,分享四十年奉獻偏鄉醫療的一生信心旅程,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離開台灣」。
薄柔纜醫師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完成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後,西元一九五三年即來到台灣,行醫四十年,都奉獻給花蓮的基層與偏鄉醫療。從只有六人的門諾山地巡迴醫療隊,到創建至今已有上千位員工,超過五百床的花蓮門諾醫院。走過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匱乏的艱辛年代,薄柔纜醫師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地為後山醫療打拚。
當窮困的病人付不出錢時,薄柔纜醫師自掏腰包,並提供「一元看診」服務;當患者需要輸血時,他義不容辭地挽起袖子將一身熱血捐給病人。當時的年代,花蓮還是窮鄉僻壤,他設置了「牛奶站」,讓一萬多名花蓮學童上學都能喝到牛奶,補充營養。
薄柔纜醫師曾經為了遍尋醫師到後山行醫而不可得,有感而發地說:「台灣的許多醫生,『去美國很近,來花蓮很遠』。」他的感嘆,一語道盡了許多學醫的台灣人,寧可遠渡重洋到美國,也不願到花蓮服務的情況。也因為這句話,感動也震撼了現任門諾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醫師,他領悟到:「物質上的東西我都有,但生命真正的意義不在物質。」於是黃勝雄醫師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優渥的收入,回到生命的母地,投身偏遠地區的服務工作。
一位外國人,奉獻給台灣偏鄉醫療四十年,一生的黃金歲月都給了台灣。薄柔纜醫師卻認為他只是責無旁貸的為主服務。行醫四十年的絕大多數時間,他騎摩托車代步,擔任門諾醫院院長期間沒有支領醫院的薪水,每個月只拿宣道會發給他的兩、三萬元生活費,直到西元一九九四年兩袖清風地退休返美,而返回美國的原因竟然是「年紀老邁,不願意成為台灣人的負擔。」
近日薄柔纜醫師發表新書《微聲盼望》,書中記錄他一生在花蓮奉獻的故事,高齡已經九十歲的他,盼望台灣的醫護人員和醫學生能更重視偏鄉的醫療。薄柔纜醫師跨越國界與種族的藩籬,憑著堅定的信仰,無微不至地照料每位病患,為台灣東部醫療無私奉獻了一生!令人動容的生命故事,鼓勵年輕醫師及後輩將所學帶到偏鄉的角落,是最佳的台灣醫療典範!這種對台灣的愛和疼惜,值得大家尊敬,並把薄柔纜醫師為台灣奉獻的精神傳承下去。
2014/11/12 【民報】
關於作者
張肇烜(ㄒㄩㄢˇ)
1986 年生於彰化,中山醫學系畢業後, 擔任海軍大漢軍艦(ATF-553)醫官,現為醫師。
著作
2013《那年,我在海上行醫》,華成出版。
「張肇烜」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aohsuanchang
十一月十二日是台灣的「醫師節」,台灣醫師節的來由是孫中山先生的生日,惟孫中山先生行醫時間短暫,一生也未曾在台灣行醫。醫學系入學面試,常會問學生「心目中的醫療典範」,制式教育的標準回答不出「孫中山」或是「史懷哲」。然而,台灣這塊土地上有許許多多的醫療典範,用愛心與熱血澆灌這片土地。
第三屆醫療奉獻獎,頒給來自美國的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Roland P. Brown)醫師。高齡九十歲的他近日從美國返台,分享四十年奉獻偏鄉醫療的一生信心旅程,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離開台灣」。
薄柔纜醫師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完成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後,西元一九五三年即來到台灣,行醫四十年,都奉獻給花蓮的基層與偏鄉醫療。從只有六人的門諾山地巡迴醫療隊,到創建至今已有上千位員工,超過五百床的花蓮門諾醫院。走過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匱乏的艱辛年代,薄柔纜醫師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地為後山醫療打拚。
當窮困的病人付不出錢時,薄柔纜醫師自掏腰包,並提供「一元看診」服務;當患者需要輸血時,他義不容辭地挽起袖子將一身熱血捐給病人。當時的年代,花蓮還是窮鄉僻壤,他設置了「牛奶站」,讓一萬多名花蓮學童上學都能喝到牛奶,補充營養。
薄柔纜醫師曾經為了遍尋醫師到後山行醫而不可得,有感而發地說:「台灣的許多醫生,『去美國很近,來花蓮很遠』。」他的感嘆,一語道盡了許多學醫的台灣人,寧可遠渡重洋到美國,也不願到花蓮服務的情況。也因為這句話,感動也震撼了現任門諾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醫師,他領悟到:「物質上的東西我都有,但生命真正的意義不在物質。」於是黃勝雄醫師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優渥的收入,回到生命的母地,投身偏遠地區的服務工作。
一位外國人,奉獻給台灣偏鄉醫療四十年,一生的黃金歲月都給了台灣。薄柔纜醫師卻認為他只是責無旁貸的為主服務。行醫四十年的絕大多數時間,他騎摩托車代步,擔任門諾醫院院長期間沒有支領醫院的薪水,每個月只拿宣道會發給他的兩、三萬元生活費,直到西元一九九四年兩袖清風地退休返美,而返回美國的原因竟然是「年紀老邁,不願意成為台灣人的負擔。」
近日薄柔纜醫師發表新書《微聲盼望》,書中記錄他一生在花蓮奉獻的故事,高齡已經九十歲的他,盼望台灣的醫護人員和醫學生能更重視偏鄉的醫療。薄柔纜醫師跨越國界與種族的藩籬,憑著堅定的信仰,無微不至地照料每位病患,為台灣東部醫療無私奉獻了一生!令人動容的生命故事,鼓勵年輕醫師及後輩將所學帶到偏鄉的角落,是最佳的台灣醫療典範!這種對台灣的愛和疼惜,值得大家尊敬,並把薄柔纜醫師為台灣奉獻的精神傳承下去。
2014/11/12 【民報】
關於作者
張肇烜(ㄒㄩㄢˇ)
1986 年生於彰化,中山醫學系畢業後, 擔任海軍大漢軍艦(ATF-553)醫官,現為醫師。
著作
2013《那年,我在海上行醫》,華成出版。
「張肇烜」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aohsuanchang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轉載】寫給某作家的一封信
【聯合報╱隱地】
你的信已擺了好一陣子,真的不知如何回覆,台灣已經快沒有書店了,可作家們都還想著出書。我自己的職業也可笑,出版社不就替作家印書出書的嗎?為何一聽有寫作的朋友希望能為他出一本書,就眉頭不展,何況許多作家朋友都說,書的成本多少,我自己來出……
書的問題不止是印出來,而更重要的是有人來買。如今作家多,讀者少,書店業者只剩下所謂的五大賣場──誠品、金石堂、三民、政大和博客來,而博客來是網上書店,必須有讀者購買才會下單,如今還讀文學書的多半有些年紀,未必會操作網上購書的程序……至於各處還零星散布著幾家書店,都可說是最後的堅持者,仍堅守著當年創業時的最初理想……
人和書,隨著科技年代的來臨,似乎更近也似乎更遠,有人已經三、五年未進過書店,書店關門的多,開門的少,真要尋找書店,好像也找不到了,找到了,不是二手書店,就是簡體字書店,還有,就算真的是實體書店,書店裡的書看起來怪怪的,為何我們腦海裡記得住書名的書都不見了……
十年前,能銷一萬本的才算是暢銷書,如今可以銷到一千本就是難能可貴了,大多數書只印幾百本,甚至幾十本,所謂依量印刷,印出來只送送朋友,根本到不了書店,就算到了書店,至多個把月,就被退了回來,從此就被封閉在出版社暗無天日的倉庫裡。看到這裡,你還想出書嗎?
或許你會說,那你自己怎麼一直在出書?的確,寫作會上癮,我十四歲持續寫到今天,寫作的癮已經戒不掉了,剛好自己開了出版社也就一本接一本印了出來,但也要忍受吃苦頭,我的書,許多都疊在倉庫裡。曾經,大約三十年前吧,我的《心的掙扎》也賣過超出十萬本的紀錄,但如今的新書能銷出一千本就算慶幸,初版一千五百本,倉庫裡每本書至少都存著五、六百本,萬一碰上初版一千五百本銷完,加印的一千本反而成為新的陷阱。
這就是今天的出版業,也是為何《年度小說選》三十一年後停了,《新詩選》和《文學批評選》也停了,《極短篇》停了,《作家日記》也停了……
建議您到秀威、百通等依需印刷的公司談出書事項,小額出版,成本較低,在爾雅出書動輒十幾萬,不合算。
全世界的人類正歡欣鼓舞在迎接一個數位化浪潮的來臨,知識分子和科學家正聯手消滅紙本書。當音樂、電影……全部數位化之後,書本也將開始移往雲端。新人類對過去的文化並不珍惜,一心只仰望未來,彷彿家裡出清存書,拆除書架,一個快樂幸福的明天就迎面而來……
就是在這種氛圍之下,我雖仍守在紙本書的園地,但書店一家接一家關門等於是對出版業釜底抽薪,尋覓不到新的書店,出了書,要擺到哪兒呢?
所以將稿件退還給你,也是我的不得已啊。
我們真的來到一個迷茫的十字路口,書籍顯然遇到一次新的驚天動地革命,鉛字沒有了,紙和筆即將消失,雲端,雲端,電子書的明天,全在虛無縹緲的雲端。
P.S.信尚未寄出,收到青年時期的偶像──正聲廣播台前《夜深沉》節目主持人藍明姊從美國寄來的一張《世界日報‧副刊》的剪報──薛興國寫的〈書,注定寂寞〉。
「……作品都是寂寞的,寫時人寂寞,出版了書寂寞,只有讀者翻開那本書,才賦予該書生命。而那生命也是寂寞的,因為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很多人都是基於盛名而購買,翻了幾頁讀不下去,就擱置起來,不會再翻動。書,是不是注定了永遠寂寞?」
而這話並非薛興國所說,是薛興國引一位諾貝爾得獎人有感而發的話。
天啊,連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仍感寂寞,天下還有誰寫的書不寂寞!
【2014/11/08 聯合報】
你的信已擺了好一陣子,真的不知如何回覆,台灣已經快沒有書店了,可作家們都還想著出書。我自己的職業也可笑,出版社不就替作家印書出書的嗎?為何一聽有寫作的朋友希望能為他出一本書,就眉頭不展,何況許多作家朋友都說,書的成本多少,我自己來出……
書的問題不止是印出來,而更重要的是有人來買。如今作家多,讀者少,書店業者只剩下所謂的五大賣場──誠品、金石堂、三民、政大和博客來,而博客來是網上書店,必須有讀者購買才會下單,如今還讀文學書的多半有些年紀,未必會操作網上購書的程序……至於各處還零星散布著幾家書店,都可說是最後的堅持者,仍堅守著當年創業時的最初理想……
人和書,隨著科技年代的來臨,似乎更近也似乎更遠,有人已經三、五年未進過書店,書店關門的多,開門的少,真要尋找書店,好像也找不到了,找到了,不是二手書店,就是簡體字書店,還有,就算真的是實體書店,書店裡的書看起來怪怪的,為何我們腦海裡記得住書名的書都不見了……
十年前,能銷一萬本的才算是暢銷書,如今可以銷到一千本就是難能可貴了,大多數書只印幾百本,甚至幾十本,所謂依量印刷,印出來只送送朋友,根本到不了書店,就算到了書店,至多個把月,就被退了回來,從此就被封閉在出版社暗無天日的倉庫裡。看到這裡,你還想出書嗎?
或許你會說,那你自己怎麼一直在出書?的確,寫作會上癮,我十四歲持續寫到今天,寫作的癮已經戒不掉了,剛好自己開了出版社也就一本接一本印了出來,但也要忍受吃苦頭,我的書,許多都疊在倉庫裡。曾經,大約三十年前吧,我的《心的掙扎》也賣過超出十萬本的紀錄,但如今的新書能銷出一千本就算慶幸,初版一千五百本,倉庫裡每本書至少都存著五、六百本,萬一碰上初版一千五百本銷完,加印的一千本反而成為新的陷阱。
這就是今天的出版業,也是為何《年度小說選》三十一年後停了,《新詩選》和《文學批評選》也停了,《極短篇》停了,《作家日記》也停了……
建議您到秀威、百通等依需印刷的公司談出書事項,小額出版,成本較低,在爾雅出書動輒十幾萬,不合算。
全世界的人類正歡欣鼓舞在迎接一個數位化浪潮的來臨,知識分子和科學家正聯手消滅紙本書。當音樂、電影……全部數位化之後,書本也將開始移往雲端。新人類對過去的文化並不珍惜,一心只仰望未來,彷彿家裡出清存書,拆除書架,一個快樂幸福的明天就迎面而來……
就是在這種氛圍之下,我雖仍守在紙本書的園地,但書店一家接一家關門等於是對出版業釜底抽薪,尋覓不到新的書店,出了書,要擺到哪兒呢?
所以將稿件退還給你,也是我的不得已啊。
我們真的來到一個迷茫的十字路口,書籍顯然遇到一次新的驚天動地革命,鉛字沒有了,紙和筆即將消失,雲端,雲端,電子書的明天,全在虛無縹緲的雲端。
P.S.信尚未寄出,收到青年時期的偶像──正聲廣播台前《夜深沉》節目主持人藍明姊從美國寄來的一張《世界日報‧副刊》的剪報──薛興國寫的〈書,注定寂寞〉。
「……作品都是寂寞的,寫時人寂寞,出版了書寂寞,只有讀者翻開那本書,才賦予該書生命。而那生命也是寂寞的,因為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很多人都是基於盛名而購買,翻了幾頁讀不下去,就擱置起來,不會再翻動。書,是不是注定了永遠寂寞?」
而這話並非薛興國所說,是薛興國引一位諾貝爾得獎人有感而發的話。
天啊,連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仍感寂寞,天下還有誰寫的書不寂寞!
【2014/11/08 聯合報】
【論壇】台灣期中選舉
◎張肇烜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在民主黨籍總統歐巴馬施政表現大失民心的狀況下,共和黨取得空前大勝利,不但鞏固聯邦眾議院的多數黨地位,也拿下聯邦參議院主導權,這是共和黨自二○○六年之後,八年來首度全面掌控國會。
美國總統歐巴馬未來在共和黨取得參、眾兩院多數下,行政和立法將處處受限,形同提早跛腳。美國選民「用選票否定歐巴馬」,展現人民不滿施政的聲音。
「民主政治」,也是「責任政治」,政黨要負責,做不好就下台!「美國馬」和「台灣馬」常被拿來相提並論,歐巴馬當年一句「Yes,We can!」激勵人心,與馬英九氣勢磅礡的「我們,準備好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兩屆總統任期將屆尾聲,歐巴馬失去民心,美國選民對政府缺乏信心,特別對伊波拉病毒、伊斯蘭恐怖份子和美國經濟感到擔憂。根據《今日美國》的民調顯示,歐巴馬總統的支持率僅剩下四十四%。最後兩年的任期,成為不折不扣的「跛鴨總統」。
馬英九總統的支持度比歐巴馬更慘,史上最低的「九趴總統」幾已成為歷史定位。年底九合一大選將在十一月二十九日登場,不僅是台灣的「期中選舉」,也是執政黨政權保衛的第一戰。馬總統如同歐巴馬一般,政治明星已然迅速隕落,超級吸票機光環褪去,加上執政表現不佳,食安問題連環爆,讓百姓連吃都不能安心,反成票房毒藥,黨籍候選人紛紛走避,不僅沒有掛上和馬總統的合照,連黨徽都不敢放。
有人說,現已到了「台灣大變天」的前夜,人民用選票「翻轉台灣」,讓政府聽到人民的聲音!
2014/11/7 【自由時報】
關於作者
張肇烜(ㄒㄩㄢˇ)
1986 年生於彰化,中山醫學系畢業後, 擔任海軍大漢軍艦(ATF-553)醫官,現為醫師。
著作
2013《那年,我在海上行醫》,華成出版。
「張肇烜」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aohsuanchang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在民主黨籍總統歐巴馬施政表現大失民心的狀況下,共和黨取得空前大勝利,不但鞏固聯邦眾議院的多數黨地位,也拿下聯邦參議院主導權,這是共和黨自二○○六年之後,八年來首度全面掌控國會。
美國總統歐巴馬未來在共和黨取得參、眾兩院多數下,行政和立法將處處受限,形同提早跛腳。美國選民「用選票否定歐巴馬」,展現人民不滿施政的聲音。
「民主政治」,也是「責任政治」,政黨要負責,做不好就下台!「美國馬」和「台灣馬」常被拿來相提並論,歐巴馬當年一句「Yes,We can!」激勵人心,與馬英九氣勢磅礡的「我們,準備好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兩屆總統任期將屆尾聲,歐巴馬失去民心,美國選民對政府缺乏信心,特別對伊波拉病毒、伊斯蘭恐怖份子和美國經濟感到擔憂。根據《今日美國》的民調顯示,歐巴馬總統的支持率僅剩下四十四%。最後兩年的任期,成為不折不扣的「跛鴨總統」。
馬英九總統的支持度比歐巴馬更慘,史上最低的「九趴總統」幾已成為歷史定位。年底九合一大選將在十一月二十九日登場,不僅是台灣的「期中選舉」,也是執政黨政權保衛的第一戰。馬總統如同歐巴馬一般,政治明星已然迅速隕落,超級吸票機光環褪去,加上執政表現不佳,食安問題連環爆,讓百姓連吃都不能安心,反成票房毒藥,黨籍候選人紛紛走避,不僅沒有掛上和馬總統的合照,連黨徽都不敢放。
有人說,現已到了「台灣大變天」的前夜,人民用選票「翻轉台灣」,讓政府聽到人民的聲音!
2014/11/7 【自由時報】
關於作者
張肇烜(ㄒㄩㄢˇ)
1986 年生於彰化,中山醫學系畢業後, 擔任海軍大漢軍艦(ATF-553)醫官,現為醫師。
著作
2013《那年,我在海上行醫》,華成出版。
「張肇烜」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aohsuanchang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