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6載,
卻為台灣留下永遠不朽的國寶藝術;
你一定要認識的藝術家。
◎ 張肇烜(醫師)
黃土水(1895-1930),出生在台北艋舺祖師廟的後街(
黃土水出生在一個貧寒的人家,「生食都不夠,那有通曝乾」,
或許是老天的安排吧!大稻埕街上有許多佛雕店,
留日學習美術第一人
在校長推薦之下,黃土水1915年到日本美術最高殿堂深造,
黃土水的才華很快受到肯定,
黃土水在日本留學時照片(via wikip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
黃土水:「出生在台灣」
黃土水有很強的使命感,他不以入選「日本帝展」自滿,
從早到晚,黃土水只想著雕刻,他手執鐵鎚,
創造屬於「福爾摩沙」的藝術
話鋒一轉,黃土水感慨台灣人身處在美景豐富的地方,
黃土水就是這麼有使命感!
他希望發揚台灣文化,希望台灣精神文明能夠進步。
那時候的台灣連一位畫家、美術家都沒有,
黃土水堅信「藝術可以不朽」,心繫台灣的他,
生命雖短暫,藝術卻永恆
黃土水最出名的大作-《水牛群像》,是他的嘔心瀝血之作。
1930年的冬天,黃土水強忍腹部的劇痛,還是堅持一定要把《
黃土水《水牛群像》1930年(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水牛群像》,成為黃土水一生的代表作,
更讓人遺憾的是,黃土水絕大多數的作品都在二戰中消失,
黃土水與自己的作品《水牛群像》合照  (via wikip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
他的一生是台灣傳奇
終於等到台灣解嚴,走向民主,「本土化」浪潮再度襲來,
「若欲做牛,毋驚無犁通拖」,黃土水身處「殖民年代」,卻充滿「
黃土水全心全意要留下優秀的作品,美化台灣人的生活。他曾說:「
一直到今天,
黃土水的作品已是「台灣國寶」,
他的水牛更內化為屬於台灣的文化圖騰。
他的一生是傳奇,
藝術不死,
藝術家真的不死。
2016/2/17 【想想論壇】
本文媒體轉載
1. 【風傳媒】
2. 【民報】
3. 【鯨魚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FB專頁,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此匿名留言詢問, 您的個人資料不會出現在網頁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