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好書分享】:【那年,我在海上行醫】

政治作戰局102年
政戰工作會報「好書導讀」報告資料

壹、書籍介紹:
一、書名:【那年,我在海上行醫】 

二、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張肇烜】先生,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後,民國101至102年擔任【海軍大漢軍艦】(ATF-533)醫官,現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三、出版單位:【華成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四、出版日期:102年12月。 


貳、內容概要: 


一、作者是一位剛從醫學院畢業的菜鳥醫師,抽籤到艦齡七十年、空間狹小的海軍大漢軍艦服役,成為艦上唯一的醫官。在一間2坪大,沒有專業的分科分工,沒有高貴儀器設備的醫務室,度過一年海上行醫日子。


然而,作者不因環境艱困而氣餒,反而從樂觀、積極的正面思考角度,將一年的役期,視為是一項修煉,學習著如何將醫學院教授的艱澀醫療術語,化作最淺顯的預防保健常識;也藉由與同袍的朝夕相處、貼近病人,能夠對官兵的身體及心理給予全面的照護,找回自己以醫師為職志的初衷,也因此最終獲得全艦官兵的信任,成功打造了一間溫馨的海上診療所。


二、本書重點摘述如後:


(一)命運的指南針: 作者原本如同其他醫學院畢業的同學一樣,期待抽籤分發到較輕鬆的單位服役,但事與願違,最終卻分發到船體狹窄及生活設施老舊,任務性質艱辛,常常風浪越大,越要出海的海軍大字號救難艦。作者登艦報到後,立即查閱艦史,循著時光隧道,一邊探詢歷史的軌跡,也發現船艦一路以來的篳路藍縷。作者很快地轉變心態,認為有機會在這艘富有歷史、走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和越戰的老軍艦上生活一年,或許是上天的考驗,也是人生中難得的經驗和緣分。


(二)海上診療所: 醫務室沒有電腦等先進設備,作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適應與學習,將這項缺點視為是一項修煉,讓他更學習親近、了解、與關心病人,進而為病人解決問題。因為義務役的身分,同為義務役的弟兄,在生活上遇到不順心如意的事,甚至挫折都會向他吐露;志願役的士兵也因為沒有任何的利害關係,加上醫師本有守密的天職,因此不管生理、心理,甚至家庭問題也都會向作者傾訴,讓一間沒有電腦的醫務室也成為艦上弟兄抒發心情、排解情緒的中途休息站。醫病之間的互動,深化為健康照護的夥伴關係,彼此有更堅固的信任和更真誠的關懷。這是作者始料未及,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船醫心路: 作者認為醫師的心,往往才是治病的關鍵,技術和知識層面的更新和強化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和充滿愛的醫療。作者將每一位病人,視為貴人;他以病人為師,從每次的治療經驗中成長,也在每一次的經驗中逐步累積患者對他的信任。作者認為愛和關懷,是相當關鍵的心靈調節器,能夠降低壓力源和疾病帶來的負面效應。最後,作者認為在這段海上行醫的日子,收穫滿滿,學習以病人為師,設身處地為每一位患病的弟兄著想,醫病之間,不僅療癒患者的身心病痛,也讓自己潛在的靈魂找到依靠,並且尋回最初從醫的初衷。


(四)人情風景: 作者描述服役期間遇到的長官與弟兄,個個豪邁豁達,用堅毅眼神凝視著大海的老水手,眼神總是流露出守護大海的決心。令作者特別感念的是艦上長官對部屬的關懷與照顧。例如艦長的愛心茶葉蛋與暖心的熱薑湯,不僅驅走了寒意,也溫暖了全艦官兵的心。「坦然處之,俯仰無愧」,是作者服役期間對艦上長官的評價。


(五)軍眷心事: 作者發現當職業軍人已經夠苦了,背後卻有一群默默付出,更苦的軍人眷屬,她們的心事又有誰知曉?服役期間,軍公教退休制度變革成為新聞焦點,作者認為軍人職業性質特殊,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和其他公教人員朝九晚五、周休二日的工作內容與性質差異頗大,應該個別審慎的考量。作者引述一位軍眷的說法:「我們攜手,沒有一連串的浪漫愛情,只有著真真實實的寧靜和包容,以及安安靜靜的度過每一個落日。」忠實地反映出軍眷的犧牲、獨立以及無奈。 


參、本書啟示與心得分享: 

個人謹歸納以下幾點分享:
一、正面思考,敬業樂業:
   莎士比亞曾說:「事情本無好壞,一切看你的想法。」張肇烜先生面對艱困的工作環境,很快地改變負面的心態,如同聖嚴法師所說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從正面思考的角度出發,將在大漢軍艦服役的一年,視為是人生難得又寶貴的經驗。 他以「下醫醫病、中醫醫人、上醫醫心」的工作態度自我期勉。在服役期間盡職地扮演醫官的角色,除了必須克服內心對大海的恐懼與船艦上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等問題,更得肩負起官兵有關病理方面的診斷與諮詢服務;他懷抱著專業醫師的高度熱忱,盡一切努力去協助艦上官兵度過令人身心備感艱熬的海上日子。 作者的敬業樂業精神,最終獲得艦長的充分信任與授權,成功地營造自己理想中的「海上診療所」。作者的親身經歷,說明了一件事情的好壞,往往取決於自己的應對態度;以正面思考的角度,面對壓力、駕馭壓力,就能為自己創造再次成長的機會。

二、積極傾聽,關懷部屬: 一個好的醫生必須具備憐憫、仁慈、忍耐、願意傾聽病人的話語、鎮定沉著以及關懷等特質。以「切膚之愛」感人故事傳頌至今的蘭大衛及蘭大弼醫生父子曾說:「高貴的儀器固然重要,但身為一位醫生,以一顆憐憫、溫柔、謙卑、吞忍的心對待病人,更是重要。」 作者剛上船報到時,並非立刻受到艦上每一位弟兄的信賴,許多官兵生病時會選擇自費到民間醫院看診。作者不因此氣餒,反而認為「如果沒有病人來找我,唯一的解釋就是我做得不夠。」他以病人為師,從中學習,包括如何與病患應對、衛教以及溝通,從每一次的治療經驗中學習、成長,也在每一次的經驗中,逐步地累積患者對他的信任。 作者的海上行醫經驗,說明了醫病關係的建立,需要長時間的信賴與互動。病人需要的不僅僅是治療,更是愛與關懷。長官與部屬之間若能夠做到你關心我,我關心你,互相信賴、互相體諒、互相關心的境界,彼此間的關係自然能昇華為夥伴關係,進而營造出團結和諧的氛圍。


三、重視方法,解決問題: 在基層艦船擔任醫官,和過去在醫學中心的最大不同就是缺少精密儀器、生化檢測、血液檢驗和影像學檢查等輔助,一切都回歸到醫療最基本的理學檢查和生命徵象,配合患者的主訴及伴隨症狀做出診斷,再決定後續的治療方向以及是否進一步轉診或後送。 作者在醫療設備缺乏的環境下,選擇了「個人層次」上的方法,去接觸病患、聆聽病人說什麼,並且詳閱病歷。檢查病人時,去感覺、觀察和細聽,基本上是依賴病人,而不是靠科學儀器來解決官兵的疾病問題。作者的努力,最後獲得艦長及全體官兵的肯定。


四、追求卓越,重返榮耀: 張肇烜先生的著作提供了一個正面、符合事實且親身感受的證據。他認為雖然外界對於軍人的印象難脫媒體負面的報導,但實際進入軍中看到共事的長官,卻完全不是這回事,反而從他們身上看到光明、積極與正向的一面。作者尤其推崇艦長,何其有幸在軍旅生涯中遇到艦長這般的生命貴人,帶給他美好又正向的軍旅回憶。此外,作者也細膩地觀察到軍眷的辛苦。感慨地道出,台灣的每一個角落,有多少像大漢軍艦艦長這樣的異地夫妻或候鳥型家庭,憑藉著愛和信任,支撐著整個家庭,也支撐著自己。這種錯綜複雜的心情無人聞問,也無人知曉,社會大眾需要給予這些默默在背後支持的柔性力量最大的掌聲和鼓勵。


五、結論: 今年1月11日聯合報社論「沉默的器官:請正確對待國軍」乙文,提及國軍對國家、社會的貢獻,然而軍中一旦爆發個別風紀、犯罪問題,電視名嘴和民意代表往往大肆渲染攻伐,將全體軍人當成抨擊對象,以換取收視率或當成選票的搖錢樹;社論指出,國軍多達二十餘萬人,占總人口百分之一,社會發生的各種問題,軍人自無可能倖免。尤其軍人工時長、壓力重、遠離家庭,發生脫序行為的風險更大。犯過者固然不能因此卸責脫罪,但許多針對軍方的批評往往超乎比例原則。 所謂「危機就是轉機。」身為高階政戰幹部,應記取洪案的經驗教訓,以創新的思維、前瞻的眼光和謙卑的態度,落實各項重大軍事改革工作,爭取軍人的榮譽與尊嚴,建設更有效能、更現代化、更專業化的國軍。


轉載自 http://www.gwsm.gov.tw/gbookshare/10301_gbooks.aspx


《那年,我在海上行醫》

作者簡介
張肇烜(ㄒㄩㄢˇ)

1986 年生於彰化,中山醫學系畢業後,擔任海軍大漢軍艦(ATF-553)醫官,現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本書為張肇烜醫師的第一本創作集。

「張肇烜」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aohsuancha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此匿名留言詢問, 您的個人資料不會出現在網頁上..謝謝